不稳定性心绞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南话科普炎炎夏日要当心预防心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患者体验活动 https://m.39.net/disease/a_6410295.html
<

原创孙艳转马爱勤医院收录于合集#小南话科普个

近期

一则浦东新区一辆公交车滑入河道的新闻

让大家揪心不已

幸好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

医院

经医生诊断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

夏季

是心肌梗死的好发季节

主要原因归结于:

1、烈日当头,在户外工作人员汗流浃背,体液丢失过多,随着体液丢失也同时丢失盐和钾离子,导致血管内血容量减少,从而使原本狭窄的冠状动脉缺血加重,出现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且在发生心肌梗死时因为电解质紊乱,更容易导致心脏骤停;

2、从户外到室内,从高温进入空调房,或者从室内到户外,温度骤变,原本粥样硬化的血管弹性变差,对温度适应性差,无法面对突如其来的收缩舒张,使心脏泵血受限,从而导致心绞痛或者心肌梗死。

3、夏季让人心情烦躁,情绪起伏较大,亦是心肌梗死诱因之一;

4、作息时间紊乱。夏季白天高温的限制,夜间成了主要活动时间,吃烧烤喝啤酒到深夜,油腻饮食使血脂升高,饮酒导致血液粘稠,熬夜的加持,使得血栓在夏季的夜晚迅速形成,导致心肌梗死。

为了避免急性心梗事件

我们平时要避免

哪些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呢?

高血压病、糖尿病是冠心病常见的危险因素,此外主要还包括年龄、性别、血脂异常、超重和肥胖、吸烟、心血管病家族史。

一般认为40岁以上男性、绝经期后女性,特别是男性大于55岁,女性大于65岁;

长期大量吸烟,或者吸二手烟、三手烟;

长期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没有得到控制;

长期熬夜、失眠、精神压力过大、不爱运动等,都是造成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重要因素。

如果上述危险因素出现叠加,同时合并3个或者3个以上,危险程度会成倍增加,十年内患心血管病的概率要超过10%以上。

夏季警惕心肌梗死要谨记?

1、流汗多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在夏季饮食中可适当添加汤水,特别针对户外工作者。

2、切记贪凉,户外到室内,或室内到户外,可在门口过度一段时间,让身边慢慢适应温差变化。

3、保持心情舒畅,不仅限于夏季,一年四季保持心情愉悦,四季变换,健康不变;

4、保持健康饮食,作息规律,酒虽好,切莫贪杯;

5、监测血压血糖,规律服药,血压波动,及时就医。

最重要的是,也是这件事件中公交车司机挽救一车生命的正确做法:在感觉胸闷胸痛、头晕乏力不适时及时停止正在进行的工作,找安全地方坐下休息,拨打或向身边人员求助。如身边人出现心脏骤停,可予胸外按压,及时心肺复苏,成功率高。

此外

大家要把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膳食行动的

“三减三健”落实到行动

其中,减盐、减油、减糖、健康体重

“三减一健”是

控制三高、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基础措施

健康饮食、适量运动是关键

建议平时力争要做到: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盐少油,控糖限酒;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2、食不过量,定时定量,细嚼慢咽;

3、少静多动,贵在坚持;

4、日行万步,适度量力;

5、平时注意监测三高指标,一般血压控制在/80mmHg以内、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胆固醇控制在4.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8mmol/L以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于1.0mmol/L。

急性心肌梗死病情危急,猝死率高,但是随着医疗技术进展,抗血小板药物及微创心脏介入手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心肌梗死死亡率在逐渐下降,我院心内科已开展多项新技术,血管内超声(IVUS)结合超声探针及多普勒血流技术,从血管内部能清晰判断血管病变形态、性质和分布,准确测量狭窄的程度,支架植入后判断支架贴壁情况。

介入无植入(冠脉药物球囊扩张),针对小血管狭窄或闭塞,或者原支架内再次狭窄的治疗手段。

血流储备分数(FFR)为精准化冠脉介入治疗手段,判断狭窄的血管是否对远端冠脉供血造成大的影响,是否必须植入支架来保证血流供应,做到非必要不植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CT)重磅来袭,有着腔内影像更高的分辨率,能够对血管内膜病变性质和支架更好的识别和分析,能早期识别斑块的不稳定和破裂情况,甚至能分析斑块中巨噬细胞聚集情况,为冠脉复杂病变患者的福音,为冠脉介入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和治疗思路。

作者简介

孙艳转

科室:心血管内科

职称:主治医师

冠心病,高血压,心衰治疗

马爱勤

科室:营养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特殊人群的营养治疗,亚健康调理,减肥、增重

周二全天

原标题:《炎炎夏日要当“心”!预防心梗要记牢这几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