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晨练有很大的伤害,但并不是说早晨就不能锻炼。由于生活中习惯上的原因,晨练还是很受人们喜爱的。所以老年人在晨练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1.晨练时不要空腹。由于中老年人新陈代谢比较慢,而且脂肪分解速度也比较慢,空腹锻炼时易发生低血糖反应。所以,中老年人晨练前最好喝一些糖水、牛奶、豆浆或麦片等食物,但进食量不宜过多。
2.晨练不要起得太早。因为太早时,天比较黑,容易摔跤,而且气温低,易受凉,诱发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脑卒中)等疾病。所以中老年人晨练最好是等太阳出来后再开始。日出后绿色植物开始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气,使得空气慢慢变清新。
3.气温过低不宜晨练。秋、冬季早晨若气温过低或气温突降,中老年人不要外出晨练,因为中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差,受冷易病。
4.晨练的运动量不宜太大;中老年人的晨练时间一般保证在30分钟左右即可,可选择散步、慢跑和打太极拳等强度不大的运动项目。运动前可先做几分钟的热身活动,然后再进行运动,这样就可达到很好的健身效果。
5.不要在雾天晨练:雾是空气中含有较多的酸,碱,二氧化硫、硫化氢、尘埃和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凝结而成的一种物质。锻炼时吸入过多的雾气,可损害呼吸道和肺泡,引起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等疾病。
6.阴雨天忌在林中晨练。如果是遇雨天,虽然雨天仍可进行晨练,但不宜在树林中练习,因树木此时未受阳光照射,人处于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会使人二氧化碳中毒。
作者:齐立强,校稿:游金地
本文属于公益用途,意在向大家宣传养生知识。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