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吃鸡蛋黄能引起动脉硬化吗有什么科学依据的 [复制链接]

1#

吃鸡蛋黄能引起动脉硬化,是一个“以讹传讹”的典型案例,是利用人们对冠心病、心绞痛、心梗或者脑梗等重大疾病的恐惧心理所做的不实宣传,尽管这种宣传的初衷可能是善意的。

正确的理解是:对于胆固醇水平正常的人来讲,吃鸡蛋黄本身不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对于已经发生了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或者血脂异常的患者来说,要适当控制一下吃蛋黄的次数,如每隔一天吃一次就可以了。

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前提就是血脂异常,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高血脂。如果要追究下去,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真正原因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低。

前者负责胆固醇的输入,从而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生长;后者负责胆固醇的输出,可以阻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长大。可见,胆固醇的升高也是有好有坏的,关键是哪种胆固醇升高或者降低了。

我们的身体之所以会发生血脂异常的情况(主要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降低),与我们的肝脏合成胆固醇的功能异常有关。

我们的肝脏合成胆固醇的功能之所以会异常,少一部分与遗传或者身患其他疾病有关,大部分与体重超标和身体肥胖有关。

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出现体重超标和身体肥胖呢?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高热量食物吃得太多,身体消耗的热量又太少。

通俗的讲就是“吃得多、动得少”引起的。像鸡蛋黄这样的食物,与大多数脂肪类食物一样,都是高热量食物。血脂异常的患者要少吃高热量食物,鸡蛋黄自然也就被列入被限制食用的范围了。

鸡蛋黄本身含有的营养物质,对我们大多数血脂正常的人来讲是必须的。对于血脂正常的人来讲,每天吃1个鸡蛋是非常有益的,不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

而对于血脂异常的患者来讲,吃太多鸡蛋黄不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控制,需要比其他人少吃一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