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冠心病多年,刚做了支架手术,放置了两个支架,该如何恢复?还能做运动吗?运动量多少就合适?
冠心病是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导致的一种疾病,后果是心肌细胞因供血供氧不足而时常引起心绞痛。对冠心病的治疗最主要的是通过药物阻止与延缓冠状动脉的病变的进展,避免心肌细胞缺血的心绞痛甚至坏死,当病变血管狭窄引起较严重的供血供氧不足时,可通过植入支架“撑开”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支架手术。
由此可见,支架手术只是一种缓解血管狭窄的手段,并不能去除导致血管病变发生的原因,因此支架术后仍然需要坚持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否则血管狭窄还可能进一步加重,简单地说支架术不能治愈冠心病。
因此,支架术后的恢复除了坚持服用药物外,最重要的就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戒除烟酒、作息规律、心态平和等,而运动锻炼尤为重要,就像经常运动的人肌肉会很发达一样,合理的运动也会使心肌细胞更强壮而增强心脏功能。但不少支架术后的人会担心运动会不会对植入的支架带来影响,比如支架会不会因运动移位等等。
可以肯定地说,支架植入后是不会有任何移动的,相反支架会逐渐被新的血管内皮包裹进去而成为血管的一部分,这也意味着在支架上仍然可以形成新的斑块,在同一位置再次造成血管狭窄。因此,支架植入后坚持原有的治疗是必须要做到的,运动锻炼当然不可少。
那么,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该如何运动?运动量多少为宜呢?
这要因人而异,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术后可从10分钟短时间运动做起,逐步加量至30-45分钟,以运动中及运动后没有憋气、呼吸困难、疲劳等为宜,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快走、游泳、慢跑、做体操、打太极、跳广场舞等运动方式。需要提醒的是:有冠心病的人每次运动时间并非越多越多,有研究显示:超过30-45分钟运动量的部分,并不会增加额外的获益,反而可能因心肌细胞过度耗氧而引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