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深藏不露的无痛性心梗,让人防不胜防的 [复制链接]

1#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急性心肌梗死是我们临床一种常见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大部分具有典型而明显的症状,表现为心前区、胸骨后疼痛同时伴有胸闷等。

我们大多数人理解的心梗,觉得一旦发生,就会带来剧烈的胸痛,有人描述这种疼的感觉就像“濒死感”。但并不是所有心梗都是这么来势汹汹。有一种心梗,它无痛,来的悄无声息,而这种心梗更加危险,因为它有急性心梗,但是它不胸痛。缺乏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胸闷。所以叫它“无痛性心肌梗死”。急性心梗本来就很危险,它还隐藏这么深,让人防不胜防!

一、急性心梗为什么不痛?

1、年龄因素

研究发现心肌梗死的有无胸痛与年龄有关,老年人痛阈增高及耐受力的增强,而体内β内啡肽增加,当受到刺激时,体内β内啡肽含量升高,以起到镇痛作用。而心肌梗死后,心排出量降低,导致脑组织缺氧,导致疼痛敏感度降低。

2、冠脉变窄及多支冠脉病变,并伴有心肌变性

这也能减弱疼痛症状。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前有心绞痛病史患者的侧支循环较无心绞痛病史患者的侧支循环要好,且心绞痛发病率越高,侧支循环就越好,后者促进心肌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建立。

3、脑循环障碍

无痛性心肌梗死患者,尤其是阵发性晕厥、严重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发病患者,均有严重的脑供血不足、缺血缺氧,以致意识障碍、感觉迟钝,而对疼痛反应减低。

4、糖尿病

据相关文献报道,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时有40%无胸痛,糖尿病会伴有痛觉传导的异常。进而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疼痛耐受性增高,其原因主要是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导致心肌感觉传入纤维受损。

5、心脏并发症

心肌梗死后尤其是并发休克、严重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脑卒中时,其疼痛被并发症的严重症状掩盖,造成无痛的假象。

6、心肌梗死的部位

无痛性心肌梗死多为后壁、右冠状动脉梗死,而有痛者多见左冠状动脉梗死。

7、局部范围内、持续时间长的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心肌梗死,一般也不引起典型剧烈疼痛。

8、术后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也经常表现为无痛性。

二、既然不痛,那怎么发现心梗?7大先兆提前预防!

这种疾病隐藏很深,但是我们遇到下面这类情况时,就需要做心电图和心肌酶动态监测,这样尽可能早的发现这类无痛性心梗。

1、凡40岁以上突发心力衰竭,或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上突然加重而不能以其他原因解释的患者。

2、以意识障碍为表现者,如突发意识障碍、晕厥、抽搐等脑循环障碍者。

3、以除胸部以外的异位疼痛为表现,而无明显原因者。

4、以低血压、休克为表现而无其他原因者。

5.在心梗发生以前,身体会不明原因的短时间阵痛,如上腹痛、牙痛、嗓子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一般疼痛时间较短,只有几分钟,并且一活动就疼,不活动即缓解,医院排查心梗发作的可能。

6.突然出现从未出现过的胸闷、乏力等症状,或者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并有逐步加重的趋势,要考虑心梗的可能。

7.本身就是冠心病患者在近一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胸痛较之前频繁、程度越来越重、范围增大、持续时间加长,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也要警惕心梗发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