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古代的本草和炼丹,蕴藏着古人怎样
TUhjnbcbe - 2023/2/15 9:27:00

记者丨何安安

中药以草药居多,故称“本草”,但本草所包含的内容却远不限于草药,其来源还包括众多的矿物、动物等。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本草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本草知识包罗万象,不仅关联自然科学知识,也涉及历史、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等方方面面,可谓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式的呈现。

近日,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深入本草领域研究多年的王家葵做客北大博雅讲坛,以直播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本草的故事。

《本草博物志》,王家葵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年11月版。

“本草”为何会成为

古代药物学著作的专名

“本草”为何会成为古代药物学著作的专名?王家葵认为,古代的药物来源于动物、植物、矿物三类,或许是因为植物来源的药物更多,即草木来源的药物更多,所以就用“本草”做了药物书的名字。

“本草”一词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书·游侠传》里说,楼护小时候和父亲一起在长安行医,出入贵戚家。读医经、本草、方术数十万言。王家葵说,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在西汉后期,已经有了被称为“本草”的专门药物书供楼护阅读。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本草,应该是《神农本草经》。而《神农本草经》约成书于东汉早期,比楼护读本草的时间稍微晚一点。

但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神农本草经》,实际上是经过南朝梁代上清派的道士陶弘景整理规范以后的版本。王家葵介绍,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的主要内容为核心,同时补充了从汉代经过魏晋到南朝时期一些新的医药学知识,作成了《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整理《神农本草经》,以医药学的内容为核心,囊括了他所闻、所见、所知晓的自然科学,经史百家中关于药物学的论述,或者药物学的知识,并将其纳入《本草经集注》中。也正因此,王家葵认为,本草学术中,从一开始就有了药物学甚至医学以外的各方面知识。而陶弘景所开创的“滚雪球”式的著作模式,也被后来唐宋(的医学家)以及我们所熟知的明代的李时珍所采纳,他们也借鉴、沿袭了陶弘景的这种著作体例,像唐代的《新修本草》、宋代的《证类本草》、明代的《本草纲目》都特别注意包综各种文献。

所以,本草从陶弘景开始,经过唐代、宋代,到明代《本草纲目》而集大成,就形成了以药物学知识为核心,而裹挟有各类自然科学或者人文知识的面貌。古代的本草著作,形成了一套以本草药学知识为核心的知识体系。王家葵指出,正是因为这样,宋代的综合性本草《证类本草》、明代李时珍所作的《本草纲目》,都被叫作“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Needham,—)就直接将《本草纲目》叫作“中国16世纪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图卷》

“将本草和百科全书做类比,当然可能有不严谨的地方”,但王家葵认为,正如前面所说,本草是一个时代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的组成,可以说囊括了那个时代的天文、地理、物理、化学、人文社科等知识,所以就本草来说,它的客观意义远超于传统医药著作。

“疼痛欲死,速觅盐酸吗啡”

本草与博物学又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王家葵从《雷公炮炙论》谈起。《雷公炮炙论》是一部关于炮炙学的本草著作,所谓“炮炙”,是指药物在药材的特殊加工,或者用酒,或者用醋,用各种辅料,然后经过水、火各种操作做成的饮片。《雷公炮炙论》里有一句话“心痛欲死,速觅玄胡”,按照通常理解,“玄胡”指的是一味中药延胡索,这句话的意思是胡索能够治疗心痛。果真如此吗?

事实上,古人对于“心痛”有着不同的理解。第一种情况,古代人谈论“心痛”的时候,可能是“心口痛”,也就是胃脘痛,指胃肠绞痛这种上腹部的痉挛性疼痛。如果将“心痛”翻译成“胃肠绞痛”,延胡索从它的作用来说,就相当于现代药物里面的硫酸阿托品。因此,这句话可以理解为“胃肠绞痛欲死,赶快去找硫酸阿托品”,解痉止痛。

第二种情况,古代人谈论心痛的时候,也可以指心前区疼痛,它也叫“心痛”。如果这个“心痛”所指的场景是心绞痛,《雷公炮炙论》里这句话就变成了“心绞痛欲死,赶快去找硝酸甘油”。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延胡索的作用,更多的是治疗心绞痛,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射血的负荷,缓解心绞痛,类似于硝酸甘油,这又是一种情况。

延胡索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说“心痛”,可是实际上重点在“痛”字,“心”只是修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泛义的疼痛。这种情况,是在强调一种类似于盐酸吗啡的镇痛作用。这句话所指代的场景,就是“疼痛欲死,速觅盐酸吗啡”。因此,如果不对“心痛”做明确的“打开方式”的理解,没办法真正理解“心痛欲死,速觅玄胡”是在哪个场景下所说。

究竟在《雷公炮炙论》里“心痛欲死,速觅玄胡”指代的是哪种“心痛”呢?这不能通过读文献解决,它需要实验,需要现代科学,“通过现代研究能证明延胡索里所含的生物碱有类似于吗啡的中枢镇痛作用,它不是吗啡,它不影响内啡肽能神经,不影响内啡肽受体,可是它的镇痛作用确实在中枢,一种意见认为是有中枢的多巴胺受体的阻断作用。”

那么,回归到《雷公炮炙论》所描述的“心痛”场景,实际上指代的是第三种情况,相当于“疼痛欲死,速觅盐酸吗啡”。到了明代的《本草纲目》,对同样的这句话做了更进一步的描述,它形容延胡索说:“延胡索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这里没有“心痛”,没有用“心痛欲死”这样不确定的描述,直接可以翻译说:延胡索治疗全身各类疼痛。王家葵表示,这个例子可以证明,我们需要一定的“打开方式”,才能更好地、更准确地把握文献。

本草中也有物理学、化学知识

在本草中也有物理学知识。王家葵以本草中的药物“磁石”为例,“磁石”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磁铁。北宋的综合性本草《证类本草》引了一本五代时期的道书,叫作《丹房镜源》,说“磁石四两协物上者,伏丹砂、养汞、去铜晕,软硬汞坚顽之物。”这句话如何理解呢?“磁石四两协物上者”,四两磁石附在东西上面的,这话莫名其妙。但在独孤滔所著的《丹房镜源》中,可以看到不是“磁石四两”,是“磁石四面协铁者上”。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证类本草》引的时候“四两”是“四面”的讹误,“协物上者”可能是“协物者上”,磁铁四面都能吸铁的为上。

如果再深入一些,这里边有一些物理学问题。我们今天谈论磁铁磁力强度的时候,用单位特斯拉来衡量。古代人没有这些物理学概念,他用的是“一面能吸铁的”,“两面能吸铁的”……“四面都能吸铁的”叫最好,这是一种判断方法。判断磁铁的好坏,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磁感强度。在《雷公炮炙论》里是这样说的,一斤磁石,四面只吸铁一斤者,此名延年沙。就是说,一斤磁铁能够吸一斤铁粉的话,那就是很好的了——其实这也是一种对磁感强度的微观反映,古代人在考虑磁场强度时候所用的表达。

慈州磁石

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呢?王家葵说,有一味药物叫作“凝水石”。为什么叫“凝水石”?陶弘景有注释,说把这个石头碾成末,放在水里面,夏天也能让水结冰,这就是好的。这似乎与我们一般人的生活常识相背离,因此,宋代的寇宗奭的《本草衍义》批评陶弘景说,陶隐居言(凝水石)夏月能为冰者佳,这话恐怕是乱说的。

是不是陶弘景少见多怪呢?其实不是,寇宗奭反而应该是偏见,为什么?凝水石从药物特征来说,热天在水里面溶解的时候,都能让水结冰,这其实是一些盐在溶解过程中的吸热现象。如果吸收的热量比较高,比如说铵盐、硝酸盐,溶解过程中吸热,引起溶液的温度下降,甚至可以局部结冰。所以这个现象其实是有的,而寇宗奭的《本草衍义》少见多怪。显然,解读这些内容,不光要靠今天的丰富知识,更多的还要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

古人提到的名物

到底是今天的哪个“物”?

本草中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名实。什么叫“名实”?古人提到的名物,比如动物、植物、矿物,当然也包括器物,也就是动物、植物、矿物的名字所对应的物种,回到今天的语境,到底是哪个“物”呢?

《诗经》里有“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诗经》里的“卷耳”是什么?王家葵说,以本草家为主的一大流派认为“卷耳”是菊科的苍耳,苍耳又叫“羊负来”,西晋博物学家张华的《博物志》里专门提到了洛阳有人赶着羊到四川来,苍耳的种子钩在羊毛上,四川人就取来栽种,所以苍耳子又叫做“羊负来”。

“采采卷耳”

这对不对呢?张华的这段话本身没有问题,苍耳是一种瘦果,总苞片外面有疏生的钩状的刺,很容易粘附在衣服、羊毛或者头发上,完全符合我们谈论的“羊负来”的特征。可是,苍耳是不是《诗经》里面谈论的“卷耳”?恐怕不是。

王家葵进一步解释说,这里可以举出两个方面的证据,证明苍耳并非《诗经》的“卷耳”。一方面,苍耳虽然是药,可是苍耳的植株整个部位,尤其是苗,苍耳的种子、茎、叶,都含有苍耳*素,可以引起严重的肝脏损害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儿童吞食苍耳的果实,大约5到10枚就可以致死。所以苍耳如果是卷耳,说“采采卷耳”用来做羹汤的话,恐怕不太现实。另一方面,尽管没有证实,至少从西晋以来就传说苍耳是外来的,不是本地物种。苍耳既然是外来的,也就不可能、不应该成为先秦诗人赞咏的对象。

王家葵据此推断,苍耳恐怕不是《诗经》里面的“卷耳”。那么《诗经》里面的“卷耳”又是什么呢?三国陆玑注《诗经》,其中有一本《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他描述的“卷耳一名枲耳,一名胡枲”,说这个植物叶子是清白色,像胡荽的样子,白华、细茎、蔓生,可以做羹汤,只是滑而少味。根据这个特征,可以得出陆玑所认为《诗经》“卷耳”所指代的是石竹科的一种植物,比如婆婆指甲菜或者狭叶卷耳这类植物。

王家葵说,日本冈元凤的《毛诗品物图考》中画的“卷耳”其实指的就是婆婆指甲菜,石竹科,至少石竹科的“卷耳”既是本地种,又没有*性,基本没有大的*性,可以用来做汤,所以说它是《诗经》里的“卷耳”,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类似的例子还有猫薄荷。

[日]冈元凤《毛诗品物图考》中芣苢(车前草)与卷耳的插图

“服食丹药”与“长生不老”:

其间内在逻辑是什么?

炼丹术可以说是近代化学的先声,古人炼丹食丹的目的当然很好说,无外乎是为了寻求长生不老。可是古人为什么要服丹?古人服丹的真正目的,或者说服丹和长生不老之间的内在逻辑是什么?

王家葵提到,本草中不光记载了服丹或者炼丹,也记载了古人服丹长生的逻辑。炼丹服食在古人眼中不但是很神秘、很神圣的技术,背后还有一系列的理论支撑。在早期,本草家和方术、炼丹术其实是一家人。在研究《神农本草经》时,王家葵特别指出,《神农本草经》的作者不完全是药物学家,更多的有一系列的神仙方士参与,在他们共同作用下形成今天所见的《神农本草经》的版本。王家葵指出,在《神农本草经》这类早期本草著作里,有大量的炼丹术的痕迹,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这些本草里面留下的关于炼丹的记载,去做炼丹的化学研究,还可以透过这些记载去看它的内在逻辑。

丹砂

在这里,王家葵以《神农本草经》里的“丹砂”为例进行说明。“丹砂”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朱砂,以前叫辰砂,矿物指的是硫化汞的矿物。另外也指水银,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单质汞。在“丹砂”这个条目下,《本草经》说“丹砂能化为汞”,在“水银”这一条里又对应说了一句话,“水银镕化还复为丹”。这两句话,说的是朱砂加热以后,汞就游离出来,汞蒸汽冷凝以后可以获得单质液体状的汞,这个方法在宋代就看得到,矿物学里叫做“抽砂炼汞”的方法。“水银镕化还复为丹”,说的是通过一系列的炼丹的过程,水银又可以转化为硫化汞这个过程。

近代化学史家对此的解释要客观一些,多数炼丹术里,水银还复为丹,从操作过程来看不太容易,更有可能是汞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汞。只是古人分不清楚硫化汞和氧化汞,看着是红色的,就觉得完成了水银向丹砂的回变。

如果停留在炼丹化学的技术层面,并不足够。古人为什么如此重视丹砂?炼丹活动不光是用汞、丹砂,也包括用铅,用其他的矿物,甚至还有草木的参与,可是为什么把整个活动叫做炼丹呢?王家葵说,这其中有它的内在逻辑。

葛洪的《抱朴子内篇》里说,一般的草木烧之即成灰烬,可是丹砂不一样,丹砂固体一烧居然成了白色的金属色泽的液体的水银,“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跟《本草经》说“水银熔化还复为丹”,都有一个“还”字,这个时候水银即便经过变化过程,又能重新还原成丹砂。所以,葛洪得结论说,丹砂远超一般的草木,能令人长生,这在《抱朴子内篇》是其中一项成仙理论,提炼出来叫做“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利用外面这些比如“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金或者是一些贵金属抗氧化,跟天地一样长的时间,几百年、几千年不变色,所以人吃下去以后,该把自己身体肉身也变得坚固,就不败朽了,这是他的基本逻辑。

这个逻辑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在“还复”两个字。王家葵解释说,“水银镕化还复为丹”,重新还原成丹,还原成丹有什么意思呢?在古人的眼中,固体的、红色的丹砂,经过一系列变化以后,能够变成银白色的、液体的、流动的水银,而水银又通过一系列的炼丹操作,又重新转化为红色的、固体的、有光泽的丹砂,这个循环过程很神妙。神妙在哪儿?

炮制丹砂

王家葵指出,古人讨论神仙是否能够修炼长生的时候,有一个命题:《论衡》里说,我们的生命是单向的,从少而长,长而壮,壮而老,老而死,这个情况叫作只看到从现在到未来,可没有看到未来有人回到过去,这叫还复不可能。王充在《论衡·道虚》里这样说,头发白了,虽然吞药养性,也不可能重新变黑,这就叫黑和青是不可复还,不可还原。

那么,同样的道理,衰老又怎么可能重新变得年轻,从老年又回到壮年,回到青年,回到幼年呢?王充提了一个理论,“万物变化,无复还者”。主张炼丹这一派的神仙家,利用水银和丹砂之间的变化来反驳王充的“万物变化,无复还者”的命题,所以《抱朴子内篇》中,葛洪这样说,“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又说“世人少所识,多所怪”,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少见多怪。他们不知道水银出于丹砂,“告之终不肯信”,还说“丹砂本是赤物”,红色的,怎么会变成水银这样的白色东西呢?又说“丹砂是石耳”,是固体,烧其他的石头都烧成灰了,丹砂怎么可能烧成液体呢?不可能,连这样的事情这些蠢人都不相信,“犹不可喻”。所以给他们说能够成仙的事,他们只会大笑,也就这样了。

王家葵说,炼丹家把水银和丹砂的固体、液体,白色、红色的循环转化,用来论证成仙是可能的。不仅用来做论证,其实也用这个来做它的技术支持。用水银,用丹砂,经过一番冶炼,冶炼的次生品就是仙丹或者还丹。还丹的“还”,就是针对王充或者葛洪所使用的“还复”的“还”,也就是《本草经》所说的“水银镕化还复为丹”的“还”,这种操作其实就是炼丹术。因此,我们也能够据此理解,一些炼丹的处方如《道经》里面外丹术的处方虽然不用丹砂了,可是制成品仍然保留了一个“丹”字。“丹”字也因此有了另外的义项,指的是一些具有神奇功效的物质,比如仙丹。

作者丨何安安

编辑丨石延平

校对丨王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的本草和炼丹,蕴藏着古人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