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冠心病应该如何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呢
TUhjnbcbe - 2023/2/28 18:40:00
北京中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dy/161222/5131641.html

老王是单位的领导,平时工作繁忙,对下属要求也比较严格,经常发火,工作也经常被要求返工,下属们总是抱怨老王,说受够了他的苦。

就在去年年底,老王也因为自己的暴脾气,差点心肌梗死,入院经过十几天的治疗,终于脱离了危险,但医生告诉他不要过于劳累,情绪也不可激动,还要按时服药控制病情。

最近一段时间,由于工作忙,老王总感觉自己胸闷,几天下来反复发作,每次持续近十分钟,老王打算工作告一段落后,多加休息就能恢复了,但是事与愿违,一天早晨,老王胸闷胸痛严重,即使服用了硝酸甘油,依旧得不到缓解,医院治疗。

心电图显示,老王窦性心律,并伴随下壁心肌梗塞,同时心脏彩超显示,右心室壁心尖处心肌略变薄,二三尖瓣存在轻度返流。

在进行了一轮治疗后,老王的病情趋于稳定,医生询问老王后才得知,作为一个工作狂,老王经常因工作忘记吃饭,更不用说吃药了。

而且近一年来,老王非常顽固,不按医嘱,经常自己“摸索”服药,特别是抗血小板药,听别人介绍服用氯吡格雷效果较好,就擅自停用了阿司匹林,改服氯吡格雷。

老王的做法,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很多人在感觉医生开具的药物效果不好,总想通过其他途径换药,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特别是心血管疾病用药,不要因为他人用药效果好,就更换了自己的药,心血管疾病分类太多,每个人的身体状态不同,所以选药也五花八门,今天咱们就来说一下,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

一、冠心病患者为什么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冠心病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首先是由于冠心病本身的成因。

我们知道冠心病的起因是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最终引起冠心病。而血小板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所以冠心病患者需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阻止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的进展。

其次,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后,斑块不是稳定不变的,一旦斑块破裂入血管,就容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如果心脏供氧供血受阻,导致心肌细胞得不到氧气和营养,情况严重会形成心肌细胞的坏死,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

还有一个原因是,冠心病恶化为急性心梗,或进行支架手术治疗后等特殊阶段,患者此时体内血小板更活跃,更易发生聚集,适当服用抗血小板药物,能够有效预防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栓发生的几率,由此看来,抗血小板药物是冠心病治疗过程中的较核心的环节,那么有哪些药物可以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呢?

二、用于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抗血小板药物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根据药物作用点不同,分为不同的受体抑制剂。

环氧酶抑制剂:又称为血栓素A2(TXA2)抑制剂,小剂量的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环氧酶的活性,减少TXA2的合成,发挥抗血小板凝集作用。虽然阿司匹林的作用靶点单一,无法影响二磷酸腺苷等激动剂造成的血小板聚集,但它仍拥有巨大优势。

阿司匹林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一小时左右就能达到最高血药浓度,起效时间快,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抗血小板聚集药,可以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用药,以及术后的相关治疗。

二磷酸腺苷(ADP)P2Y12受体拮抗剂:可以与对血小板膜表面的ADP受体结合,导致P2Y12受体的活性下降,抑制了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而发挥作用。

这类药物种类较多,目前常用的是噻吩吡啶类氯吡格雷和非噻吩吡啶类药物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相比,这类药物作用更快,药效更持久,安全性更高。

血小板糖蛋白受体抑制剂(GPI):作用于GPⅡb/Ⅲa受体,拮抗纤维蛋白与GPⅡb/Ⅲa的相互作用,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达到抗血栓的目的。

GPI的优势是可以在体外就能发挥作用,抗血小板聚集能力强,目前国内常用的是替罗非班,通过静脉注射直接发挥作用,所以发挥药效所需要的时间短,停药后血小板恢复正常快,安全性相对较高,是最强的抗血小板药物之一。

除了西药的抗血小板药,传统的中医药中也存在许多抗血小板作用的方药,比如血栓通、川芎嗪、复方丹参片、通心络等,在临床上这些药物帮助患者解除血瘀的风险,对于抗血小板聚集、辅助治疗因为血小板聚集所出现的心血管疾病,发挥了重要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抗血小板的药物这么多临床上,冠心病患者该如何选择呢?

三、冠心病患者应该如何选择抗血小板药物?

近些年来,冠心病隐隐有年轻化趋势,成为威胁更多人健康的杀手,作为稳定冠心病患者的常用药,抗血小板药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合理选择,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抗血小板药每种都有其优劣,在选择时,要综合分析患者自身情况以及药物的情况两方面来看。

从患者自身情况来看,首先要明确患者的病情属于哪种类型,目前冠心病按照心血管的阻塞情况不同,临床上可以分为五类:

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没有不适症状,心电图可以看出明显变化;

心绞痛型冠心病,会间接性胸骨后疼痛发作;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伴随持续的胸闷胸痛;

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患者会出现心力衰竭;

猝死型冠心病,则是致病性的。

每种冠心病用药不同,对于稳定性的心绞痛冠心病、缺血性冠心病等,斑块稳定,在未放入支架的情况下,只需用一种抗血小板药即可,一般优先选择阿司匹林,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出现过敏、消化道出血等等情况,可以考虑换用氯吡格雷或其他。

如果患者植入支架,在手术后的一年时间里,则需要进行“双抗”治疗,即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而对于不稳定型冠心病,如心肌梗死型冠心病,也无论是否植入支架,都需要进行双抗治疗。一种为阿司匹林,另一种,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二选其一。

再结合患者有无其他疾病,比如患者有无高血压、高血糖,或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肝肾功能是否受损严重等等,也要考虑药物的联合应用,以及抗血小板药的副作用,权衡利弊后用药。

从抗血小板药物副作用来看,阿司匹林可以引起胃肠道不适,以及消化道出血,所以消化道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还有部分患者服药后诱发哮喘,另外,不建议孕妇服用,为防止引起血小板凝血功能异常,禁止使用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相对阿司匹林而言,对肝肾功能损伤更严重,同时存在血小板减少症,部分患者服用后还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替格瑞洛要比氯吡格雷作用更快,效果更持久,对氯吡格雷抵抗者,可以选择替格瑞洛。

替罗非班作用虽更强,但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增加患者出血的风险,同时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要注意用药剂量。

综上来看,冠心病患者日常选用抗血小板药的注意事项还不少,在选择前,要进行全面的体检,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用药。

除了选药要慎重外,冠心病患者日常也要有所顾忌,注意保养,才能有效预防危险情况的发生。

四、冠心病日常怎么保养?

1.注意保暖。特别是冬季,随着温度的降低,发生心肌梗死的几率就上升了。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导致血管收缩,而且要注意早睡晚起,多添衣物,防止天气骤变,增加心脏负担。

2.调节饮食结构。饮食尽量清淡,不要吃的过于油腻,保持低盐、低油、低糖的饮食,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摄入新鲜果蔬,五谷杂粮。另外要戒烟、戒酒等不健康饮食习惯,避免烟酒对心血管的损伤。

3.保持心情愉悦。冠心病患者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稳定,避免幅度波动过大,过于激动的情绪,会给心脏带来额外负担,诱发心血管病变,有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所以冠心病患者注意调节心情,避免与他人争吵,也不要过于焦虑、失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

4.适当运动。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不是所有的运动都不能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减少冠心病发病的诱因;增加心脏耗氧量,改善冠状动脉供血,有助于心脏的健康。但要注意运动要循序渐进,不要过于剧烈,选好鞋子,防止跌倒。

5.按时服药,按时复查。冠心病患者都存在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无法根除,所以冠心病是可以反复发作的,并且随时有发生心梗、脑中风的风险,按时服药,可以有效降低这些严重疾病发生。

另外,定期做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通过体检才能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之后,医生会根据这些结果,指导后期的日常活动和治疗。

总结:抗血小板药是冠心病患者每日必需用药,在治疗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千万要谨慎选择,才能稳定患者的身体健康。别像老王一样,随意停药换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请遵医嘱按时服药,避免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抗血小板药物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安徽医药乔文豪

2.《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健康必读

1
查看完整版本: 冠心病应该如何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