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时节做药浴?不热吗?
在大众认知里,药浴、泡汤这些事儿,似乎是冬天的“专利”。不过,在陈秀华看来,夏天,尤其是三伏天做药浴,其实妙不可言,可谓是春夏养阳、冬病夏治的上乘秘技。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三伏药浴,是春夏养阳、扶阳祛寒、未病先防的养生之举。
1、中药药浴,源远流长
药浴,用于治病保健由来已久。两千多年前,先秦的《礼记》就有记载:“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说的是古人用药浴来治疗皮肤病。
清代慈禧太后也爱用药浴。《慈禧光绪医方选议》中写道,御医姚宝生用木瓜、桑枝叶、青皮、茵陈蒿等药材给太后煎汤沐浴,以祛风、利湿、止痒。
时至今日,药浴的应用更加宽泛,不仅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疾病,以及肩周炎、颈椎病等关节痛症,亦可以施以药浴、中药熏蒸治疗。
2、扶阳祛寒,巧治“冬病”
那三伏药浴为何能治“冬病”呢?
这主要基于药浴“热”和“药”的双重功效。取通络走窜、开窍活络之剂煎煮成药液,浸泡洗身,热水的温热作用可疏通腠理、活血通经、发汗解表;加上中药药物的药理作用,便能疗病除疾也。
此外,药浴还有一个“透皮”功效。通过某种引经药(也就是“药引”),将具有治疗之用的其他药物药效,从表皮引入经络,直达病所,疗效便更上一层楼了。
总结而言,三伏之际,人体阳气旺盛,体内寒凝之气处于易解状态,用中药药浴扶阳驱寒、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能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还能为秋冬储备阳气。
3、足浴、坐浴、全身浴,怎么选?
中药药浴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药浴的部位,可分为全身、半身沐浴和局部浸浴(如足浴、手浴、面浴等),此外,还有熏蒸法。
不同疾病,药浴法也不相同。如慢性盆腔炎、阴道炎等妇科病,宜采用坐浴的方式;老年人常见的骨性关节炎、足跟痛等,最好用足沐法;而产后身痛、颈背酸痛等,则施以全身药浴或全身熏蒸比较合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中药药浴治疗“冬病”,中药药材处方、煎煮和洗浴方式均有讲究,最好经过“望闻问切”中医四诊,辨证处方,效果更佳。
4、药浴的五大须知
在中药药浴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温度不宜过高,一般38-42度左右,可根据各人的耐热度调节,温度过高会加重心脏负荷,使血压升高。时间不宜过长,通常20-30分钟为宜。体虚者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出汗过多导致虚脱,甚至脑供血不足而昏厥。次数需依病情而定。通常体虚人群可连续泡三天,但体热之人,建议隔天泡为好。药浴前可先补充一杯温开水,避免水分流失;药浴后若身体残留中药味,不要马上用清水冲洗,否则会降低药效。孕妇、女性经期、皮肤破溃者禁用,高血压、心绞痛、糖尿病等患者慎用;空腹、饱食、酒后者不宜。
链接:三伏足浴方
方法:取吴茱萸15克煎汁,再加入毫升温水、毫升白醋,用足盆浸泡双足20分钟,每天一次。
功效:吴茱萸性热,味辛、苦,有小*;入肝、脾、胃经,能引火归元、降虚火,适用于失眠多梦、高血压等症。
方法:生姜克,艾叶30克,洗净,打碎(保留姜皮),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20~30分钟成毫升生姜艾叶水;待温热时(不宜加入冷水调温)沐足20分钟,睡前沐足效果更佳。
功效:生姜味辛、性微温;归肺、脾、胃经,能疏风散寒;艾叶苦、辛,温。归肝、脾、肾经,能温经散寒除湿,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产后风、湿疹瘙痒等症。
方法:取木瓜克,桑寄生30克,洗净,置锅中煎水后去渣,待温热时沐足。
功效:木瓜性温味酸,归肝、脾经,有舒筋活络、除湿和胃的功效。桑寄生味苦、甘、性平,入肝、肾经,祛风通络、养血益精,适用于风寒湿痹、骨关节病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