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TUhjnbcbe - 2023/9/11 21:16:00

临床表现

(―)病史症状

1.病史

(1)患者大多有心脏病病史、内分泌疾病病史等。

(2)可有类似发作病史,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2.症状

(1)自觉心脏跳动不适,不能自主,如心悸、停搏感等,时发时止;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秒钟,长则几小时,甚至数天。

(2)发作时可伴心前区疼痛、憋闷、头晕、乏力、黑蒙,甚者晕厥或抽搐,严重者出现休克或左心衰竭症状,如意识障碍、皮肤湿冷、口唇发紺或苍白、呼吸困难等。

(二)查体

1.血压此时应密切监测血压,因为心率过快或过慢时,血压都有可能下降。

2.心率心脏检查需明确是快速心率还是缓慢心率,每分钟大于次为心动过速,每分钟少于60次为心动过缓。

3.心律听诊时分辨心律是否整齐。

4.杂音主要是判定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是否有杂音,若有杂音多考虑存在心脏器质性病变,若无杂音多考虑心脏功能性改变。

5.神志恶性心律失常重症发作时可出现意识模糊、嗜睡、晕厥或抽搐等神志方面的改变Q

(三)各种恶性心律失常症状特点

恶性心律失常分为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室性心动过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等;缓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1.快速性心律失常

(1)心室扑动或心室颤动

1)临床表现:出现室扑或室颤时,患者因脑供血中断,迅速出现阿-斯综合征,如意识丧失,晕厥,抽搐,颜面苍白、青紫,呼吸停顿甚至死亡。听诊心音消失、大动脉搏动不能触及、血压测不出。不伴有泵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急性心梗患者出现室颤时,若能及时纠正,转复率较高,预后较佳。非急性心梗患者出现室颤时,复发率较高,一年内复发可达20%~30%。

2)心电图特点:室扑或室颤常为患者死亡前的心电图表现。①心室扑动出现连续而规律的正弦波,波幅大,QRS波群与T波无法区分,无P波,等位线消失,频率为~次/分,多在次/分以上。持续时间较短,呈一过性,可演变成室颤。②心室颤动出现不规律且电压不等的颤动波,形态不一,P波与QRS波群消失,频率为?次/分。颤动波细小提示转复率低,粗大颤动波转复率高于细小颤动波。

(2)室性心动过速

1)临床表现:阵发性室速持续时间小于30秒,常无临床症状,可以自行停止。持续性室速持续时间大于30秒,可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出现晕厥、低血压、心慌、呼吸困难、心绞痛,严重者可出现心室颤动、急性左心衰竭、休克等,必须药物或电复律才可终止。听诊心率加快,心律轻度不规则,可发生第一、二心音分裂,如发生房室分离,则第一心音强弱发生变化,颈静脉间歇出现巨大a波。若心室冲动持续逆传夺获心房,心房、心室几乎同时收缩,颈静脉可出现巨大而规律的a波。

2)心电图特点:①由室性早搏诱发的室速QRS波形与室早QRS波形相似;②连续出现3个或以上室性期前收缩,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大于0.12秒,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心室率为~次/分,心律规则或轻度不齐;③房室分离时,心房独立活动,与QRS波无固定关系,部分或所有心室激动逆传夺获心房;④室速发作时,偶尔的室上性冲动下传心室,引起心室激动,形成心室夺获;⑤若心房冲动到达心室时,恰逢异位室性起搏点发放冲动,二者同时在心室激动,形成室性融合波。

(3)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

1)临床表现:TDP发作时心室率较快,可出现心悸、头晕,严重者可发生意识丧失、晕厥、抽搐或猝死等症状。与普通室速不同,TDP可自行终止发作。

2)心电图特点:①增宽畸形的QRS波群,多大于0.5秒,以每5~20个不等,围绕基线不断扭转其主波方向,电轴呈波动性改变;②基础心率和TDP终止时,可见QT间期延长,T波宽大,U波明显,TU波可融合;③当室性早搏发生在舒张晚期,落在前面T波的终末部,可诱发室速;④每次发作持续数秒到数十秒不等,可自行终止发作,易演变为心室颤动。

(4)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

1)临床表现:心室率正常时可无任何症状。心室率加快时,可岀现心悸、头晕、乏力、呼吸困难及胸痛等,严重者可诱发心绞痛、晕厥、低血压、休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房颤诱发体循环栓塞的危险性大,发生脑卒中的机会较无房颤者高出5~7倍。房扑听诊时心率快但均齐,为~次/分,若房扑呈2:1、3:1、4:1传导时,可听到心律不齐。房颤听诊时第一心音强弱不等,节律绝对不齐,心室率在~次/分,脉率少于心室率,称为脉搏短细。

2)心电图特点:①心房扑动时P波消失,代之以大锯齿样正弦波形的F波,等电位线消失,F波频率通常为~次/分,节律规则,房室传导可呈1:1、2:1、3:1或4:1比例传导,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当出现室内差异性传导,经房室旁路下传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QRS波群增宽,形态异常。②心房颤动时P波消失,代之以形状不一、细小而不规则的f波,f波频率通常为?次/分,等电位线消失,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但R-R间期绝对不等,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可宽大变形。

(5)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

1)临床表现: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时易导致心室率过快,可出现心悸、头晕等,甚至演变成室颤,导致低血压、休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2)心电图特点:①预激综合征时P-R间期小于0.12秒,QRS波起始部粗钝出现delta波,ST-T波与QRS波主波方向相反;②合并心房颤动时P波消失,QRS波群快速、宽大畸形、极不规则,此时心室率极快,易演变成室颤。

(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临床表现:室上性心动过速有突发突止的特点,严重者可出现心绞痛、晕厥、心力衰竭或休克。发作时触及脉搏减弱,脉律规则,听诊发现第一心音减弱,强度一致。临床症状轻重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持续时间的长短,亦与心脏原发病关系密切。

2)心电图特点:①连续3个以上快速QRS波,频率为?25。次/分,节律规则;②P波与QRS波之间保持固定关系,P波为逆行性,常埋藏于QRS波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③QRS波形态与时限正常,若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或伴有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形态异常;④

常因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而突然发作。

2.缓慢性心律失常

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常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应引起重视。

(1)临床表现:心室率无明显减慢者,患者可无临床症状,当心室率明显减慢时,患者易感头晕、乏力、心悸、胸闷、黑蒙等,严重者可出现晕厥、抽搐、意识丧失,甚至猝死。临床症状轻重主要取决于心室率减慢的程度及伴随病变。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
1
查看完整版本: 各种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