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走向市场走过60年体制巨变qa35b3yo
TUhjnbcbe - 2020/7/19 11:50:00

走向市场:走过60年 体制巨变


本报 李维娜摄中国30年的市场化改革,是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瞬,但却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轨迹。新中国成立之初,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打下了工业化的基础,但仍然摆脱不了短缺和贫穷。改革开放后的30年,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一步步加深,改革沿着市场化取向一步步推进。今天,市场主体多元发展、市场体系发育成长、宏观调控趋向成熟、社保体系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市场经济是人类的精巧发明。它的核心是价格信号和竞争机制。价格信号既灵敏地反映需求的变化,又推动生产者及时生产;竞争机制则给生产者带来强大的压力和动力。这样一来,就能将稀缺的经济资源优化配置到各个生产环节,迅速满足千姿百态而又千变万化的需求。于是,走向市场,带来的是告别票证,从短缺经济走向充裕经济,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具体问题。这些问题相当程度上是改革不到位、措施不完善造成的,也只有深化改革、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解决。走向市场,收获了累累硕果,这既是过去的关键抉择,也将是今后的不懈追求。 ——编 者 生产要素进入市场自主择业闯天下本报 欧阳洁从风华正茂到霜染两鬓,年近六旬的王喜章在铁路系统一干就是40年。王喜章还清楚地记得被招工的情景。“高中刚毕业后听同学的父亲说铁路部门到县里来招工,走了8里路到县上报名,还真被录用了。可在临走前三天还不知道去哪儿,具体干什么。两眼一抹黑就上路了。” 每个月工资33.66元,这样的工资水平一直保持了10年。在上世纪70年代,工作是不能随便换的。有些工友想换工作,单位就把他们的档案扣下来。“那个年代,档案是一个人的命根子,找其他工作都受影响。”王喜章感叹道。王喜章被送去学过开车,上过大专,每次出去走一圈,最后还是回到了原单位。这些年,很多同事换了工作,下海经商的也不少,但王喜章仍然坚守岗位。他觉得,能踏踏实实地工作,稳稳当当地生活就很好了。“这把年纪,真不知道进入市场会怎么样。”他说得很实在。与父辈们“一干就是一辈子”不同,王喜章的女儿王潇参加工作只有6年,但是已经换了两次工作。身为“80后”,王潇一踏入社会就为自己规划了职业前景。2003年毕业后,她尽可能多地参加招聘,一轮又一轮地笔试、面试,终于有了第一份工作——在一家杂志社做。2005年,王潇辞去工作自费出国深造,不仅提高了英语水平,也开拓了视野。回国后,她顺利进入了一家财经行业协会,新岗位正与所学专业相关。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和能力的提升,6年间,王潇的收入涨了两倍,比有着40年工龄的父亲的工资还要高。眼下,王潇在工作之余正在读MBA,她期望能够积累更多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将来进入一家真正的金融机构,从事自己热爱的专业。“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只要肯努力、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谈到未来,王潇充满信心。父女两代人不同的工作经历和就业观,映衬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与变迁。改革开放前,国家对大学生就业一直是“包分配”,单位招工也必须按计划“指标”来。就业的门路很窄,“服从分配”成了那一代人的无奈选择。长期僵化的就业体制,严重影响了人才流动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快速发展,全面的、比较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体系逐步建立,人们的就业观念更加市场化,就业渠道更趋多元化,就业形式更加多样化。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向市场走过60年体制巨变qa35b3y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