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患者常有的错误观念?
以为脖子僵硬、头昏就是血压升高了,缺乏客观可靠的血压测量数据。
随血压高低变化自行加减药物,甚至停药,未按医师指示每天按时服药,不仅无法平稳地控制血压,更容易造成副作用与后遗症。
以为只要每天服药即可,忘了常量血压、远离危险因素与定期检查身体。
定期监测血压2.高血压病患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紧急就医?
数小时内需降低血压
收缩压超过两百四十、舒张压超过一百三十毫米汞柱但没有症状,或是收缩压超过两百、舒张压超过一百二十毫米汞柱,且有头痛、心脏衰竭、心绞痛等症状。
一小时内需降低血压
脑病变(头痛、急躁、意识不清),心脏病变(肺水肿、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塞),肾病变(血尿、蛋白尿、肾功能逐渐恶化),大部分需要注射降血压药物。
血压急剧升高3.为什么只有收缩压高,舒张压相对比较低?
在年龄六十岁以上老年人,由于人体自然老化形成血管壁硬化,连带使得血管壁失去弹性而血压升高,这种所谓「老年性高血压」的特色是收缩压明显升高而舒张压仍保持正常。
由于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收缩压的升高,特别是急剧升高,和脑中风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而保持正常稳定的血压可以减少及预防中风的发生。因此,老年性高血压的控制最好能以收缩压作为指标。
4.高血压时一定会有脖子痛,头痛,头晕的不舒服?
这是以偏概全的错误
反而常是因为头痛而造成血压高些,病人在身体不舒适时量血压,往往会高些,这样更加强病人的错觉,以为上述论点是正确,这是因果颠倒的错误。
因为有着错误的认知,引出两种错误的行为:
身体没有不舒服,所以猜测没有高血压,不必吃药[最常见]。
身体不舒服,所以猜测有高血压,一量果然有些,立刻自己进食高血压药.[反例:中风急性期,血压高些,是正常现象,若使用不当高血压药,中风常恶化][反例:血压本身就是一个持续变化的现象,吃了那一颗血压药,药效会延续多久呢?有时要一天以上]。
脑梗死那么,还有哪些误区呢?下文接着说。
点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