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大家都不陌生。更多的人认为冬季是心脏病高发阶段,但其实,夏季也不可忽略心脏病复发的危险。炎炎酷暑,高温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猝死、心绞痛乃至心梗并不少见。原因如下,记得收藏、转给需要的人!
1.人在高温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心率加快,冠状动脉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量。
2.随着气温的升高,人体皮下血管扩张,皮肤血流量比平时增加3-5倍,回流到心脏的血流量也显著增多,加重心脏负担。
3.夏季天气燥热,昼长夜短,很多人睡不好觉,经常失眠,情绪容易烦躁,植物神经紊乱,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引发猝死、心肌梗死等心脏病。
4.夏天出汗多,人体水分通过汗液大量蒸发,血液黏稠度升高,容易产生缺血或心脑血管堵塞,严重时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5.夏季天气闷热,含氧量降低,缺氧量增加,患有高血压、冠心病或脑动脉硬化的人,心脑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
一般来说,在湿闷的空气中,水的含量明显增加,而氧气的含量则会明显下降。所以,在夏天,即使患者服用的药物品种、剂量都没有变化,甚至活动量和平时没有区别,也常常会感到胸闷、气短、头晕,严重时就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
所以,医生建议,心脏病患者夏季一定要格外注意,时刻监测自身心率等数据,平时生活要注意控制进水量,不吃或少吃冷饮,尽量避免直吹空调风,保持心情愉悦,积极认真做好康复训练,迎接每一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