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寒冷导致的人体血管收缩更容易加快心肌梗死的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显示:由于心梗死亡的患者中,近医院前没有得到正确的抢救!
虽然临床中有“黄金救治分钟”。但是在发病后短短的一小时内,有些错误的抢救方法,不仅不能救命,反而更容易要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心梗发作时的四个“不能做”和四个“一定要做”!
四个“千万不能做”!
一、医院
这可能是最普遍,同时也是最错误最危险的做法了,医院是好事,但是医院,就是要命的事。
二、千万不能擅自服用硝酸甘油
医院专家指出:硝酸甘油虽是治疗心绞痛的药,但给心梗患者服用则要慎重。这个药可以使全身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因此,对于血压偏低的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服用硝酸甘油就是一大禁忌,它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增加休克的发生风险。即使血压正常,含服硝酸甘油时也要躺下,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摔倒。
三、千万不能马上喝水
前不久,朋友圈里一直流言:一旦心梗发生,马上扶患者起来喝点水,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缓解症状。
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对于一个已经发生休克,甚至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来说,反而更会因此要了命。
专家表示:某些情况下,患者意识不清,喝水很容易导致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这对心梗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另外,如果心梗患者一次喝下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更是给不健全的心脏增加难以承受的额外负担。
四、千万不能擅自做心肺复苏
很多朋友认为,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事实上,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心肺复苏不是一定不能用,而是要先判断情况。心肺复苏的急救方法适应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并非他们没了心跳;反之,对于没有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人来说,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目前胆固醇疫苗对于心梗的防治也有很明显的效果。医心国际接待过的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都是在胆固醇疫苗的帮助下,告别了疾病的困扰。因为目前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传统治疗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这种胆固醇疫苗(也叫胆固醇免疫疗法或抗动脉粥样硬化疫苗)的方案是使用患者自身的血清与胆固醇代谢疫苗混合,然后注入患者的静脉。过程是采集血液,把血液分离后分九次注入患者体内。因为所注入的胆固醇代谢疫苗(胆固醇衍生物)或多或或少是身体的一部份,因此从不引起过敏性反应或副作用。
霍尔瓦特.伊斯特万(Dr.HorváthIstván)教授认为,高胆固醇增多是与血管硬化过程同时发生的,并非血管硬化的原因。血管硬化的根源在于:体内自身生产的胆固醇自己无法使用。因此引起物质交换混乱,因物质交换混乱而带来血管狭窄和硬化。之所以物质交换混乱,是因为血液中没有足够的抗胆固醇的抗原。也就是说我们自己制造了一个阻止抗胆固醇抗原产生的环境。血液中有一种细胞(血浆细胞)负责该抗原的生产。那么那些阻碍这些细胞的蛋白质生产的东西,有可能是血管硬化的元凶。我们的切入点就是:帮助抗胆固醇抗原的生产,从而达到预防和扭转整个过程的目的。
这种疫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与清理血管,百分之九十五的冠心病患者在打完后的三个月到六个月内会明显感觉到胸闷,气喘,心前区特疼痛,心悸,乏力的症状明显减轻,CT检查中斑块减少和消失,CT检查中血栓点消失。
而医心国际做为匈牙利伊斯特万教授在中国代表处,提供赴欧注射抗动脉粥样硬化(AS)疫苗的咨询服务。医心国际通过对心血管慢性疾病的监、管、控、治的客户管理体系,提高中老人生活质量。对心血管疾病的健康指标进行定期监控,让心血管患者“远离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