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硝酸甘油片、硝酸甘油注射液被内蒙古医药采购网纳入短缺药品清单。
年开年迄今,江苏、辽宁、黑龙江、山东陆续爆料用于心绞痛治疗的常见药硝酸甘油片出现断货、涨价现象,片装的硝酸甘油片从年的4.5元,目前已普遍涨至40元。甚至,在济南某诊所,硝酸甘油不能购买整瓶,只能按片购买,10元每片。
对此,药店及制药厂的普遍解释是由于上游供货厂家因环保问题关停,原料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药品生产厂家数量少加之部分企业借机哄抬价格,造成该药品断货及涨价。
硝酸甘油片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规用药、特效药,有市场“刚需”,可以在短时间快速缓解病情,因此也被称为“救命药”。
此番涨价后,该药各地市场价格已接近或超出此前制定的零售限价。医院只能放弃采购国产硝酸甘油片,转而投向价格为99.5元/瓶(25片)进口药,并且多家药店都没货,不少患者只得购买进口药。
医院内硝酸甘油药品供应紧张的情况有所缓解,不过短期内可能难以像以前一样常规大批量供应,而未来价格下调可能性也较小。
原料涨价还短缺,有药企暂停生产
据药监局网站查询,硝酸甘油包括硝酸甘油气雾剂、硝酸甘油片、硝酸甘油氯化钠注射液、硝酸甘油软膏、硝酸甘油贴片、硝酸甘油溶液、硝酸甘油注射液、复方硝酸戊四醇酯片共44个药品批文,生产厂家有上海上药信谊药厂、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山东信谊制药有限公司、北京益民药业、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等。
医院的硝酸甘油采购价都上涨?山东信谊表示,硝酸甘油涨价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严重短缺。“硝酸是易燃易爆品,原来的供货厂家停了。我们一直没有原料,所以前几天断货了。”山东信谊一名工作人员说。
威高药业吴明杰则介绍,该厂生产的硝酸甘油氯化钠注射液,需要用到生产原料硝酸甘油,从去年开始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一度涨价到原来的三倍。“现在不仅是原料价格的问题,主要还是供货短缺。”吴明杰说,药企一般会备足一个季度的生产原料,但是因为原来供货的两家原料生产企业相继断供,该厂的硝酸甘油氯化钠注射液只好暂停生产。
此外,一位业内人士称,山东一家硝酸甘油溶液生产企业,此前因为申请GMP认证而暂停生产,2月1日刚刚被准予核发《药品GMP证书》。北京益民也是硝酸甘油溶液主要生产企业之一,由于要外搬,年底已经停产,而新的生产车间要到今年底才能建成投产。
药品超限价年或增多
不只是硝酸甘油类药品,近年来,包括去甲肾上腺素、西地兰等“救命药”以及维生素K1等临床常用的多种廉价药品都曾出现价格显著增高、市场供应不足的情况。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原材料短缺、生产厂家减少等都是重要原因。
包括硝酸甘油在内的廉价药物,以前存在最高限价,药品价格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药企很难有利润,一些成品药企业也逐渐退出市场。
化工是药品的上游,近几年化工行业的治理规范力度较大,仅因为环保问题就有相当数量的化工厂关停,年仅山东淄博就有近30家医药中间体相关的化工企业停业。可见部分药品上游化工品断档、涨价确为实际情况,上游原料、中间体的供给不能保证或价格异动,势必会影响原料药甚至成品药,而这种情况在年可能会更加高频、普遍。
由于上游停产带来的药品生产结构性问题不容忽视。药品加工生产是系统性工程,一个小原料就能影响一个药品甚至一个产业。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引起重视并及时解决,年更严重的药品价格“超限”仍会发生。
跨部门联动解决原料药短缺
业内普遍认为,原料短缺造成价格出现小范围内的增长是必然趋势,但涨幅应有限度,不能无节制上涨,药品价格上涨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解决药品短缺问题,既要快速应对燃眉之急,更应着力建立长效机制。总而言之,发挥好政府的“有形之手”,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统筹采取定点生产、药品储备、应急生产、协商调剂等措施确保药品市场供应。调节市场失灵的难题,保证药品的合理供应,才能为患者们更好地“托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