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心肌梗死的报道愈发频繁。这些不幸去世的有大家熟知的名人,比如侯耀文、马季、高秀敏等;也有通宵加班倒在岗位上的程序员,更有刚下手术室的外科医生。据年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心血管患病人数大概在3.3亿人左右,规模相当庞大。
在这些患病的人中,心梗所占的比例也并不低,让人在担心之余不由得思考,为何人们会患上心梗?心梗出现之前是否有预兆?有没有哪些方法能有效预防心梗?接下来就一一进行解答。
心梗和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其实心梗的发生是有诱因的,首先先科普一下动脉粥样硬化,因为90%以上的心梗都是因它而起。动脉粥样硬化并不是动脉里面有米粥,而是由于不良饮食习惯、高血压、吸烟等导致的动脉血管壁上出现米粥一样的小斑块。
其实说到这里大家也能理解,这些小斑块会造成管腔狭窄和闭塞,从而导致心肌梗死出现。通常来说,心肌梗死如果没能及时救治,死亡率还是相当高的,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
心梗发生前并不都是防不胜防
尽管临床中有的心梗发生的毫无预兆,但并非所有的都是防不胜防,还有50%-80%的人在心梗出现之前都有征兆,比如胸闷、乏力、烦躁、胸痛等持续时间可能是1天或者更久。具体来说,当身上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就医。
1.在休息的时候或者夜里出现胸痛;
2.患有心绞痛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增多,疼痛的时间持续较久,且越来越疼,就算口服药物也无法缓解;
3.没有任何原因地就出现背痛、牙痛、胸痛,同时伴随着恶心呕吐等;
4.第一次出现胸闷、心慌、乏力、呼吸困难等情况,而且越来越严重。
一旦出现上面所说的这些症状,应该尽快停止工作,短暂休息之后还没法缓解,请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医院就医。尽量不要乘坐公共医院,曾经出现过患者在半路昏厥的情况,差点错失抢救机会。
找到了心梗的诱因,其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就可以在心梗未出现之前就及时进行预防。比如不洗下面这2种澡,少做这3件事。
2种澡:吃撑后和饿肚子时洗的澡
刚吃饱饭时,大量血液集中在胃部,而其它器官则会暂时缺血。而且洗澡的地方多为密闭不透风环境,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很容易导致心脏缺血。而在饿肚子时洗澡则风险更大,会导致晕厥等情况发生。
可以在饭后1个小时之后安排洗澡,同时水温要适当,洗澡的时间也不要太长,以免出现缺氧、疲劳等情况。
3件事其一:熬夜
熬夜猝死恐怕是现在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尽管熬夜可能不是导致心梗发作的直接原因,但也间接影响了。人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熬夜,比如加班,过于疲劳的状态下就会诱发心梗的出现。再比如熬夜时吸烟提神,也会诱发心梗发生。40岁以下的心梗患者中,吸烟的人发生心梗的危险性是不吸烟的人的5倍。
3件事其二:弯腰搬重物
对于有冠心病的患者来说,一定要避免弯腰搬重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屏气聚力,很容易诱发心梗。
3件事其三:过于焦虑
现在由于社会正在快速发展,不少人都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下,压力山大,但这些情况都会让心脏的血管收缩,从而诱发心梗。
最后提醒大家,当发现身边有亲人或朋友出现心梗时,要保持冷静就行急救,人一旦慌张就会乱了分寸。首先尽快拨打,询问医生是否需要给患者服用某种药物;在等待的过程中让患者平卧,双腿稍稍抬高,不要随便搬动患者,以免加重心脏负担;如果患者出现心脏停跳,不要抱起来晃动,拳击心前区或胸外按压,给医生抢救争取一定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