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训词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激励广大公安民警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中央宣传部、公安部近日向全社会宣传发布“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
我省南昌市第二看守所民警艾金凤当选“最美基层民警”
她是人民警察,惩恶扬善、维护正义
她是退伍军医,白衣为甲、使命必达
她在看守所医务民警岗位,一待就是13年,累计陪诊十万余人次,在没有鲜花和掌声的阵地,舍弃了家人的期盼,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在押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服务工作。她就是艾金凤,一个身材娇小却目光坚定的医务女警,在她的不懈努力下,看守所内在押人员发病率和出所就医率逐年下降。
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南昌市第二看守所唯一一位医务民警,艾金凤用努力和汗水构筑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防线,维护了监管阵地的安全,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白衣天使的初心使命和人民警察的铮铮誓言,也谱写出情暖高墙的最美篇章。
“把好了病患关,监所安全风险就降低了一大半”年从部队退伍后,艾金凤就穿上了藏蓝警察制服,成为南昌市第二看守所的一名医务民警。在这个中型看守所里,只有艾金凤一名医务民警,不仅要履行好监管民警的责任,医院医生做好嫌疑人入所体检和在押人员健康监测、疾病治疗。
从部队战士到人民警察,从临床医生到看守所医务民警,转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时刻放心不下的责任。艾金凤发挥部队细致严谨的作风,时刻把在押人员健康安全放在心上,为实时掌握在押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给予跟踪治疗,每天坚持上下午对监区进行巡诊,并研究出了“四查”工作法,即:对患有严重疾病的在押人员做到每天“重症必查”,对新入所患病人员做到连续三天“病情追查”,对所内患有基础性疾病的在押人员进行每周一次的“疾病复查”,对全所在押人员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筛查”。通过“四查”工作法,南昌市第二看守所内发病率和出所就医率逐年下降,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所,大病快处置。
为了更好地服务办案民警,解决关押难的问题,艾金凤把医务工作前移,主动对接办案机关,耐心细致做好嫌疑人入所前体检咨询工作,方便办案民警尽快办理入所手续,有时一天回复咨询电话三四十个、咨询信息上百条,力求把在押人员病患风险降到最低。
年2月春节前夕,因危险驾驶正在取保候审阶段的黄某即将入所执行刑罚,艾金凤按照规定对其进行入所问诊。她发现黄某的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立即致电办案民警建议加做一个心脏彩超。当得知黄某在体检过程中有胸痛和后背出冷汗情况后,艾金凤凭多年临床经验怀疑这是心绞痛急性发作的症状,当即告知办案民警,黄某存在猝死风险,需立即实施抢救。
一个小时后,艾金凤接到了办案民警的感谢短讯,图片中黄某已经被送入手术室。“当时心脏彩超结果还没出,办案民警找到黄某后立即将他带到了急诊,几分钟后对方就突然陷入昏迷,如果不是抢救及时,非出大事不可。”艾金凤回忆起那一次争分夺秒的抢救过程,依然心有余悸。
“我的专业就是我的事业,我的岗位就是我的战位”艾金凤在部队当了8年军医,在老年病领域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到看守所后,艾金凤便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刻苦攻读全科医学专业知识及监所管理业务知识,很快实现了从一名医生到医务民警的转变,并探索出“健康检查、疾病筛查、重症预防、心理咨询”为一体的监所医疗管理办法,总结出6类重点病患管理办法。
“艾科长,昨晚关押的刘某抽筋晕倒了”,对讲机里传来值班管教的紧急呼叫。艾金凤一路跑到监室,看到刘某还在抽搐,口角都是白沫,四肢不停挣扎,左侧脸有明显的伤口,四个室友死死压着他的四肢。艾金凤立即上前,松开他的衣领扣子,轻轻将他的头向右侧,3分钟后刘某清醒过来,立即感到头痛、脸痛、四肢痛。艾金凤发现,由于在押人员和管教民警没有足够的经验,在处理癫痫病发病时,容易造成患病在押人员二次受伤。
癫痫病容易反复发作,医生不可能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怎样做才能妥善处理好癫痫病人?于是,艾金凤向领导申请组织管教民警进行了一次专业的急救培训,制作了“艾姐抢救癫痫小卡片”,让民警熟悉癫痫病人处置的“二保护、三不要”。此外,针对心血管疾病在押人员寒冷季节头部血管收缩,易加重病情的情况,艾金凤又推出“艾姐保暖帽”,给他们每人配发保暖帽,保护头部不受寒冷侵袭,有效降低了心肌供血不足、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发病率。
医得了在押人员身体上的病痛,还要医得了他们心里面的伤口。艾金凤深知要做好看守所的医务科长,“医身和医心密不可分,对可能判处重刑、家庭关系紧张、心理负担重等在押人员,有针对性开展心理疏导,让他们敞开心扉、宣泄情绪、化解压抑、放下包袱,发挥药物难以达到的作用。”艾金凤努力学习心理学知识,参加心理辅导培训,取得了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随即在看守所内建起了“艾姐心理驿站”。
故意杀人的死刑犯张某,血压最高的时候能达到/mmHg,思想情绪极不稳定,药物控制效果差。艾金凤每天利用换药的机会和他聊天,点点滴滴撬开他的心结。原来张某因为吸毒,导致夫妻关系破裂,前妻和儿子都离开了他。临刑前,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见妻子儿子一面。为了完成张某心愿,艾金凤一边从生活上关心他,一边通过办案民警打听他妻儿的消息,但他妻子对他失望之极,已经带着儿子离开了南昌,不知所踪。虽然艾金凤最终没能实现张某的愿望,但张某却真切体会到她的关心关爱,最终放下内心执念。在药物和心理的双重治疗下,血压趋于平稳。执行死刑前,张某流着眼泪对艾金凤说:“我荒唐一生,但从你身上我看到了善良,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好好报答你!”
“装病、自残,在我这关就过不了”“我是一名医务科长,更是一名监管民警,既要配合驻所医生全力救治病患,也不能让一个装病的逃脱处罚。”一些在押人员通过憋气升高血压、咬破口腔黏膜装咳血、全身抽搐装癫痫、自残自伤等欺骗手段,企图逃避处罚或获得出所就医的机会,这些都逃不过艾金凤的“火眼金睛”。
年,在押人员喻某连续一个星期测出高压、低压。测量血压时,喻某一个不起眼的小动作引起了艾金凤的注意,喻某双脚在桌子底下轻微的抖动,虽然测出的血压与之前一样高,可是血压和他的脉搏跳动感觉不一样。艾金凤判断喻某是在装病。艾金凤对其血压进行了重新测量,并让其把脚放平、姿势不动,并触摸他肌肉是否鼓劲。果然,这次测出的血压正常。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她不同时段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了三次测量,三次血压都正常。在确凿的证据面前,喻某终于承认了自己为增加放风时间刻意装病的事实。
年8月,16岁的王某因寻衅滋事被刑拘。入所当天晚上,他趁值班民警不备,突然对着墙撞上去,昏倒在地,鲜血直流。听到报警器中的呼叫,艾金凤和管教民警立即冲进了监室,发现王某头皮有挫裂伤。她一边通知,一边检查伤口止血。在医生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时,王某似乎昏迷不醒。但细心的艾金凤发现,当疼痛刺激的时候,王某会皱眉和头微微侧向一边。伤者很有可能存在意识,只是在装。在医院止血清创缝合时,王某的脚趾因为疼痛而翘起,紧闭着的双眼眼球也在转动,这些进一步印证了艾金凤的猜测。艾金凤在他的耳边轻轻问了一句“痛吗”?王某下意识回了一句:“痛!”原来王某在社会上混的时候,听别人说用刀片或者撞墙导致头破血流,便可以逃避关押,没想到第一次表演就被艾金凤识破。
“我是医务科长,我不上前谁上前”年,一场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我是一名医务科长,疫情来了,我不上前谁上前。”艾金凤除了日常医务工作外,挑起了看守所疫情防控工作的重担,带头参加看守所封闭勤务,监测体温、发放物资、普及防控知识,忙得脚不沾地,一待就是四五十天。她针对入所、隔离、防护、勤务、谈话、出所、医疗等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细化了7类30条硬性措施,将各区域、各岗位工作标准要求和操作流程进行统一规范,严格落实在押人员个人防护、分餐用餐、日常活动等规定,最大限度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年3月,在押人员帅某报告自己胃病发作好几天,吃什么吐什么。因看守所医疗条件有限,艾金凤只能给他常规治疗,但没有明显好转,还逐渐停止了排气排便。艾金凤根据症状判断帅某肠梗阻的可能性大,向所领导报告必须出所就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当时,正值疫情最严重的时期,监所实行最高等级勤务模式,医院治疗存在巨大的感染风险,领导为难了。“我去”,艾金凤主动请缨,“我是学医的,病人情况我最熟悉,疫情防控措施我也懂。”医院CT检查提示肠道有占位病灶,有梗阻,必须马上手术!她立即将情况向所领导汇报,领导指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同时与办案单位联系安排警力协助安全戒护,与法院联系办理取保候审,在医院办理帅某的入院手续……从下午2点开始,她穿着防护服与各方进行协调,等到办案单位接手帅某的安全戒护,办完住院手续,这时已经是晚上8点。虽然是3月份,脱下穿了6个小时的防护服,艾金凤毛衣还是湿透了,寒风一吹,不禁打了个寒战。累得快要虚脱的她,这时才想起大半天没喝一口水没吃一口饭。
艾金凤的丈夫也是一名军人,常年驻守部队,夫妻俩分居两地,孩子都是交给长辈轮流照顾。年,丈夫转业到街道办事处任副主任,俩人经常忙得见不到人影,几天见不到一面。以前是“家很远,回不去”,现在“家就在身边,却回不去”。他们的儿子少年老成,在别的孩子还在妈妈怀里撒娇时,他就能自己爬楼梯换灯泡,有时妈妈下班回来,还能炒上一盘香喷喷的蛋炒饭孝敬妈妈。
年8月,艾金凤发现自己腹部有个包块明显凸起,作为医生,她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医院检查,发现子宫肌瘤异常增大至9cm,医生要求必须立即住院,进行手术切除,不排除恶性肌瘤的可能。当时全市打击犯罪专项行动进入攻坚阶段,关押量达到历史最高点。斟酌再三,艾金凤还是将病情隐瞒了下来,重新投入工作,连轴转了两个月时间,直到国庆医院做了切除手术。丈夫和孩子知道后又心疼又生气,肿瘤万一是恶性的,就意味着黄金治疗时间被耽误了。她却笑着说:“我的身体我知道,所里任务重,一个人当两个人用,这时候我不能当逃兵呀。”
从警13年,从橄榄绿到藏青蓝,艾金凤以军人的执着勇毅、医生的无私奉献、警察的凛然正气,心系在押人员的生命健康和监所安全,用青春和热血践行了一名医务民警的责任担当,也谱写了监所民警情暖高墙的最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