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荚这味药我们看一下《神农本草经》怎么说它,皂荚味辛,也有人说是味咸,性质是温的,治“风痹,死肌,邪气,头风,泪出,下水,利九窍,杀鬼精物。”
皂树结出来的果实是皂荚,它的树上长了尖刺的是另外一味药叫皂角刺,这个树上长的刺很漂亮,又尖又直,一根一根的,一般五金店卖的铁钉还没有这么漂亮。这样的一种树,如果以形象来说它的话,中国人说它充满了锋锐之气,如何能证明它充满了锋锐之气?
历代对于皂角刺或者皂角树就有很多很多的侧面观察,比如本草书会写,铁匠打铁用的铁锤,用来敲金锻银,敲个十年百年都不会坏,可是如果拿这个铁锤去敲打皂角的话,一个晚上铁锤就裂掉。那代表说树会把铁锤里面那个让铁之所以维持它是铁的这个物性的精气还是灵魂,会被这个树吸干。
别的本草书也说,如果碾药的那个碾子是铁的话,铁碾去碾这个皂角,碾几次以后你就发现铁碾上面开始有小洞了,如果你用铁锅去烧皂角或皂荚就会发现铁锅被火烤烤会叭啦叭啦爆出小碎片,铁锅会开始崩落。这个树如果今年不结皂荚,看起来好像不太行了,那你就把这个树上面凿一个孔,然后埋进三五斤的生铁再用泥巴把孔堵起来,然后这树就会大丰收。这个树所以一定是充满了金木水火土的金气,那金是克木的,木是风气,这么尖锐又能够克木的,所以它是具有一种所谓的破风的效果。
《神农本草经》上讲的风痹死肌。风痹就是风邪之气纠结在身体的某个东西,皂荚特别能够把风邪之气逼出来。皂荚丸里面除了肥皂荚祛痰之外,好像没有什么其它治病的药了,其实这也就是代表这个人咳嗽到这个阶段,它的邪气跟那些浓痰,痰块是纠结在一起的,所以身体才会一直感觉这个痰存在,让你感觉很不对劲,可是它又粘的死死的不肯走,让你身体没有办法把这个里面包着邪气的痰逼走的,所以才会那么难过。那就要用到皂荚把这个痰拔掉,同时把里面的邪气驱赶走,所以皂荚本身就是个驱除邪气的药。
治疗风痹死肌,我们可以把这个主治说深一点。其实《神农本草经》说到死肌的药物,如果爱漂亮的家庭主妇都要留意一下,通常跟美容敷脸药都可以有一点关系的,去除某某死肌的,都是可以让你的肌肤变得容光焕发的药。
有时候用的敷脸药也不用皂荚,可以用皂角刺。比如目前为止觉得用起来感觉最好的敷脸药,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普济方》里面的玉容散,普济玉容散里面就有皂角刺这味药,皂角刺这味药它是管什么呢?
中国人对于脸上的粉刺或者是出油,都把它归类于面风,就是当我们的皮肤表面受到风邪的侵扰,这个风邪的侵扰如果是一些能量比较弱的皮肤那就算了,它就默默的承受这个风邪;但是人的脸部,头脸是诸阳之会,能量是比较旺盛的,甚至会对这个风邪产生一些作用。比如说如果风邪纠结在我们脸部的皮肤里面的时候,我们脸部有一些本来会有的畅通跟代谢的机能就会被挡住,所以这个人就会老容易冒痘痘,那这个容易冒痘痘,可能就会跟脸部有风邪有关系。
另外当脸部受到风邪的话,身体就会好像很努力的要把风邪逼出去,可是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所以脸就会狂出油,所以狂出油等于是脸部受风之后的一个代偿反应,就是皮肤没有效果的挣扎。
敷了这个有皂角刺的敷脸药之后,脸就会比较不出油,不容易冒痘痘,而且有痘痘的你敷了之后,再洗掉你会发现痘痘已经萎缩了,因为当原来痘痘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有风气在那打仗,后来风气被驱赶没有了,那痘痘没有搞头,它自己就萎缩结疤,非常快的,本来要冒一个星期痘痘,敷过之后可能一天就已经结疤了。
当然有些人脸上痘痘是关系到内科的,心肝脾肺肾哪个脏不好,所以冒痘痘的另外算,这只是讲一般的脸部外科。所以这个地方说治疗风痹死肌,是从浅的一面讲,它有这些效果。
当然要脸上比较少出油的话,也可以灸一灸合谷,面口合谷收。上次带到牙痛方,我有一个朋友就是牙龈肿痛,他就自己下一针在合谷,才下一针,牙齿就不痛了,然后开始流脓,很快就好了,所以这种面口合谷收,还是蛮有用的,既使是很不入流的针术,也可以达到相当的疗效,所以有的时候临时带到一些东西其实还是有它存在价值的。
风痹死肌我们再说严重一点的,我感觉好像每年都会听到过一两次,谁谁谁今天早上起来脸都歪到一边了。那这些人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中风的吗?其实未见得,我就见到过二三十岁的人早上起来脸歪掉。这个东西也是归类于因为脸部受到风邪,所以僵掉了。
脸部受到风邪如果是古时候孙思邈的《千金方》,他治疗面瘫就是用大的皂荚。小的皂荚叫猪牙皂角,另外还有长比较大的,其实大的比较有效,猪牙皂角效果比较温和,用内科的就要少用猪牙皂角。
用大皂角把它磨成粉,然后用老醋,最好是三年的陈醋调成糊状,如果是左边脸歪就涂右边,反正治脸歪,通常都是治疗对侧,哪一边歪就涂另外一边,然后如果干了就再抹一点,干了就再抹一点,这是《千金方》里面治疗面瘫的方法。
现在的中医师们有一些小招术,治疗面瘫可以不用涂药,是因为皂荚这个药只要进入一下人体就会开始发挥它驱风的效果,所以现在不用皂荚的粉末了,用打喷嚏的取嚏法。
找个人帮忙拿根很细的吸管,把皂荚末蘸一点点吹到你鼻孔里面,然后让你打喷嚏,左边脸歪了就吹右鼻孔,右边脸歪就吹左鼻孔,早上吹点皂荚粉让你打喷嚏,晚上再打一次喷嚏,早晚个一次,好的几率八九成以上,这听起来还蛮有意思的,如果是吃药,敷脸,让人家慢慢好,不显得很厉害,可是如果你用中药打个喷嚏一个礼拜人就好了,看起来就蛮神的,可以扬刀立威的,临床这样用还是蛮有效的。
皂荚磨成的粉末用来吹鼻孔,其实冬天的这种鼻子过敏,也可以说是鼻腔里面受到风寒之邪,也是一个代偿反应,所以鼻子就拼命的流鼻涕,那如果能够把鼻腔里面的风寒之邪逼散的话,有时候也就不流鼻涕了,所以这样的情况也可以用到皂荚取嚏的方法。
大概有两个动作,一个是早晚各5分钟把皂荚的粉末用醋调成一坨,然后敷在鼻子旁边的迎香穴,早晚各5分钟,差不多5分钟就会觉得里面有一点刺刺痒痒的,这样就能够帮助鼻子驱风。另外就是吹一点到鼻子里面让人打喷嚏,早晚敷一次加打喷嚏一次,通常两个星期鼻子过敏会好很多。
我自己遇到这种鼻子过敏,都喜欢让人吃补药调体质,可是吃补药调体质到底是慢,而且补药要驱风驱到鼻子也没有那么有效,所以这种局部的治疗的方法,学一下也是不错。两个礼拜就可以让它今年不再发作,明年发作明年再说,这也是一个方法。
所以治“风痹,死肌,邪气,风头,泪出”,同学们就能够理解了,就是头部九窍这些地方,如果哪个地方受到风邪,你用皂荚进去,好像都可以把风邪逼散。
这种纠结不散的邪气,皂荚的锋锐之气还可以作用到另外一个层面,之前说过金木水火土的金气,它最大的能量状态就是把什么跟什么分开,所以现在临床上面,皂荚粉让人打喷嚏这件事情也可以用来治鸡鸭鱼的骨头哽到喉咙,因为拔不出来,然后送医急救,医生也觉得不顺手的时候,竟然也用皂荚粉打喷嚏,通常会吐得出来。但是听起来很惊悚,如果喷出来的时候插到别的地方怎么办?
至于“下水,利九窍”其实皂荚这味药,古时候的方子也有拿它来治老人家便秘的,只是我们治便秘有更温和更滋补的药可以用,所以可能第一选取择不会是皂荚。就像小孩便秘是生白术最有效,女孩子便秘是白芍最有效,老人家便秘可能是肉苁蓉加麻子仁最有效,有各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所以也不一定是要拿皂荚当第一选择。只是说如果这个便秘是因为肠道里面有风邪,然后塞住乃至于不能通的时候,那皂荚这味药是可以用来当做通便的药的。
至于“杀鬼精物”,我们换一个角度说,皂角刺这味药,我想我就先不要介绍它出现在哪些方子里面了,因为出现的机率太高太高了。中国人的疮科,需要那个疮把脓排出来,需要什么肿瘤破掉或者什么东西,反正要把一个疮、肿,一坨什么东西把它打破,让里面的脏东西出来,大概都会有皂角刺,所以皂荚刺是个很常用的药。
我们知道它能够开破这些,把邪气逼出来,意思到了也就好了,同学以后看到很多方剂,一看这味药都认得它,日子久了就会熟悉了。
所以如果肿瘤也能够用到皂角刺这味药的话,我们就会想到,其实当你的身体有个肿瘤寄生在里面的时候,尤其是恶性肿瘤的时候,大概跟“鬼精物”也差不多了,因为有一个异类寄生在你的身体里面。那它能够把这些身体里面纠缠不清的东西排出去,像古时候的方子里面,如果妇人生产之后胞衣下不来,那就是用皂荚。
它的药性还有一些推扩的说法,比如说中国人说“皂”其实是黑色的意思,那皂色就是黑色,黑是水的颜色,它的味道是咸的,咸又是水的味道。
那这个水的颜色跟水的味道,有一些本草理论就会说在五行相生相克里面,金生水,所以水是金的小孩,之前说五俞穴的时候,也说如果在一条性质是属于金的经脉。而你要泄它的气的话,就要找个属于水的性质的穴道去平补平泄,儿子会把妈妈的气转化掉,所以就可以泻它。
所以同样的水色水味的皂荚,在中医的看法中,它是可以泻肺的,就是肺里面瘀在那边的很扎实的邪气,皂荚可以泄出去,大概有这样的说法。
说到这种性质的痰,我们稍微小小岔个题,清朝的陈士铎在他的本草书里面就写,其实心绞痛这个病,好一阵坏一阵偶尔痛一下那种,大概用皂荚当主药是可以治的,它的方子说什么火炒过的皂荚一两,炒过的桅子一两,然后再加五钱的炙甘草,再加二两的白芍,再加广木香三钱,然后做成药丸,药丸是用老的黄米煮粥来糊丸,因为这种比较刺激性的药,有一点黄米会比较温和,用很烫的水,把这些药丸吞几把,他说这样子就好了。
其实治疗心脏病的药是很多很多的,所以这边不是说要让同学记得这个方;只是心脏病在中医的认知里面有几个理路,这只是心脏病的其中一个理路,它好像是心脏的周围有太多胶粘的痰,就是身体的水代谢不良的时候,心脏附近周围有很多胶黏的痰,让你的心像是在蜘蛛网上挣扎的蝴蝶一样,当心脏一跳动的时候,这个蜘蛛网就会扯到,所以胸口就会扯痛,这是因为有黏痰才让你的心跳扯痛你的胸腔。
这样的状况当然就是以祛痰药为主了,那去痰为主的话,现代的临床觉得经方里面治这种心脏病很有效的方子是木防已汤,木防已汤是用生石膏或者是芒硝来化这个胶痰。如果是《金匮要略》里面直接治这个胸痛的药是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那也是拔痰的,用到瓜蒌实之类的药物。
现在这个皂角其实意思也是一样的,把它用在这个区块,可以把这个胶痰拔掉的话,心绞痛就可能好一点。这个汤加比较多的白芍,我们如果用《伤寒论》的角度来看的话,《伤寒论》的桂枝汤说,如果一个人胸闷的话就要把白芍去掉,那把这个药效作用在胸口,把它闷在胸口的作用就加白芍,差不多这种很单纯的加减的状态。
这一类的祛痰药在治疗心脏的方面会有类似的功效,比如我们下几次才会学到的葶苈大枣泻肺汤的葶苈子,现在也是拿来临床上治疗心脏衰竭的药,也是拿祛痰药来救心脏,所以这些东西知道一下不会迷路也就可以了。
皂荚丸吃起来不会太痛苦,如果你的咳嗽已经咳的很历害了,吃皂荚丸会比咳嗽舒服很多,它可能会有一点点刺激性,一天吃四次每次吃三颗的话,可能会有一点刺刺热热的感觉。但不像十枣汤那么历害,弄到很痛或者上吐下泻,而且每次都是少量少量吃,慢慢累积药性就好,风险不会很大。
所以同学们,有的这种咳嗽一来一去会有这样的变化,比如说一开始咳嗽是肺太寒所以咳嗽,用小青龙汤,那小青龙汤用一用之后,觉得好像感冒已经好了,还是继续咳嗽,那我们就拿苓甘五味姜辛仁这一类的汤吃一吃。
可是这一类汤里面,干姜可能比较多,因为要烘暖它,可能烘着烘着就把剩下的痰烘成胶痰了,然后就发现怎么咳出来的痰都是果冻状黏黏的,一颗一颗一坨一坨的。这样子的时候就可以去弄点皂荚丸,如果你有时间叫人家配丸剂,那就等一个星期,没有时间你就买皂荚打成的粉,包在枣子里面煮点水,稍微喝一喝,把这个最后一点痰拔掉,这个咳嗽就可以收功了。
当然无论是十枣汤或者是皂荚丸,收功都可以再用一些补药,就是之后再吃吃补脾胃补肺的药,像六君子汤什么的,再吃一吃来收功,这样就差不多了。
这个方子其实家常中是经常用的,只是除非你咳得很历害,不然我们有时候看到那个一坨一坨的浓痰,就放过它了,也懒得再找药吃了,我们站在学习的立场,当然会鼓励大家有机会吃药就多吃,体验看看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