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先生,你怎么了?你醒醒”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这是在心肺复苏中常常用于判断患者意识的话。医院普外科医师熊超来说,“出道”9年来,他还真没遇上过用到这句话的场景,直到9月10日教师节那天。
那天,在广州进修学习的熊超医生,在白云山锻炼,至半山腰时遇上一名坐地不起的青年男子,出于职业敏感,他立刻上前查看,该男子面色苍白,唇微绀,手足冷,呼吸急促。
熊医生协助其半躺着,扪脉的同时,规范快速的询问病史。从青年微弱断续的回答中,熊医生得知他有急性脑梗塞、高血压和心脏病史,长期服用多种药物,但近几天断了降压药。十多分钟前在登山过程中突然出现胸闷、心悸,头晕,且持续加剧,经查心率次/分,熊医生立即拔打。
随即凭着扎实的中医功底,掐按着青年的双手内关穴,指导其作深长呼吸,同时征询旁观的群众是否携带救心丹。约十来分钟后,该青年诉心悸、胸气促诸症状明显减轻,面色渐渐恢复血色,心率持续平缓下降至70-80次/分。等急救医护人员赶到,熊医生协助转运后才离开。
熊医生专业而有效的应急救护赢得旁观群众与救护人员的称赞,更是让被施予援手的青年男子邓先生倍受感动。事发一周后,邓先生表示自己病情稳定,已办理出院,并对熊医生当天的救命之举一再表示感谢,同时寄语同龄人,“少熬夜,勿喝酒,注重饮食,不要仗着年轻去耗支自己的青春,生命只有一次,好好珍惜。”末了,还幽默的补上一句“还有,药别停”。
知多D
有人好奇
熊医生采取的应急手法“按压内关穴”
到底有什么奥妙之处?
请看下面的科普
心血管医师在这里提示:
心脏病突发
如果没有正确处置
一旦呼吸心跳停止
时间就是生命!
18秒后——脑缺氧30秒后——昏迷60秒后——脑细胞开始死亡,6分钟后——脑细胞几乎全部死亡
一、体位:
对于在家里或者户外发现心脏发作的病人,首先要保持呼吸通畅,一般采取头高脚低半坐卧位或者坐位,切记不需要平躺。
二、应急药物:
1.速效救心丸:心脏病必备救命药!主要是应急时使用,冠心病高危人群必备。速效救心丸能抗心肌缺血、保护心脏、降低血黏度、解痉镇痛。该药物适宜舌下含服法,药物有效成分通过舌下黏膜吸收,可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为更快地发挥药效,还可先将药丸咬碎后再置于舌的下方。一般服用后几分钟就能生效,可有效防止猝死。但速效救心丸只是应急用药,不能从根本上治疗疾病,症状缓解后应尽快就诊。
2.硝酸甘油:冠心病必备救命药!硝酸甘油片是冠心病人常备的一种药,它能迅速缓解心绞痛,能急救,关键时候能救命,是冠心病必备救命药!冠心病典型心绞痛为阵发性胸闷、憋气、胸痛,出现在胸骨后,可放射到心前区和左臂。心绞痛的部位有时会发生“偏离”,出现在上腹部或放射到颈、下颌、左肩或右前胸。发作时可能感觉压榨痛或闷胀,甚至感到窒息伴有濒死的恐惧感,此时可用硝酸甘油。坐位含服比躺着、站着都好,体位性低血压会引发脑供血不足出现头晕、低血压,甚至晕厥症状;若含服时采取平卧位,可因回心血量增加导致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影响到药物疗效。
三、应急处理手法:按摩穴位
1、内关穴:归属心厥阴心包经,为八脉交会之处,是治疗心血管病第一要穴,主要作用宽胸理气,缓解胸闷胸痛。该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腕横纹上两寸,当心脏病突发时,患者可以用拇指或食指的指甲,用力地按压此穴,并持续几分种,以待不适缓解。
2、鱼际穴:归属手太阴肺经,左手大鱼际的穴位又称心疲穴,是心脏反射区,强烈刺激该部位,可治疗心口翳闷。具体方法是用大拇指的指尖掐揉左手的大鱼际,重重的掐揉,同时最好是把大拇指倒扣过来,利用这样一个强力刺激来缓解心脏的压力。
温馨提醒:
如果病人出现意识丧失、肢冷汗出、喘息性呼吸或者是心跳呼吸骤停,请立即给予徒手心肺复苏!!
来源:医院
编辑:邓嘉文
转载需注明出处:台山发布(taishanfabu)
原标题:《好样的!台山中医师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