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急性发作时,治疗目的是迅速改善冠状动脉血供和减轻心肌耗氧以缓解症状,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以西医治疗为主。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要实施监护,并予积极的抗栓治疗,符合适应证的患者应考虑采取介入或手术治疗。如属轻、中症患者可选用具有芳香温通、活血化瘀作用的速效中成药,在缓解症状、改善冠状动脉供血等方面疗效肯定。心绞痛缓解期,目标是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预防并发症。西医在降血脂、稳定斑块以及防止血栓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中医辨证选用益气、活血、化痰等功效的药物,对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改善症状有所裨益,中西医结合具有更满意的效果。此外,中药在防治再灌注损伤、预防介入后再狭窄等方面也显示了较好的前景。
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发展难以预料,患者就诊时应进行危险度分层。低危组患者可酌情短期留观或住院治疗,而中危或高危组的患者应住院治疗。
不稳定型心绞痛经治疗病情稳定,出院后应继续强调抗血小板治疗,降脂治疗以促使斑块稳定。缓解期的进一步检查及长期治疗方案与稳定型心绞痛相同。
(一)辨证论治
1.心血瘀阻证症状:胸痛较剧,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加重,伴有胸闷,日久不愈,或因暴怒而致心胸剧痛,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迂曲,脉弦涩或结代。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若瘀血痹阻较重,胸痛剧烈者,可加乳香、没药、丹参、郁金等活血理气;若气滞血瘀并重,胸闷憋气,情志不畅诱发或加重者,加香附、延胡索、檀香等理气止痛;若出现舌苔白腻,为痰瘀互结,加涤痰汤以涤痰化瘀;若阳虚寒凝血瘀,见形寒肢冷者,加附子、桂枝、高良姜、薤白温阳散寒;若兼气虚,见气短乏力,自汗者,加人参、黄芪等益气活血。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