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心绞痛发作,急用这俩个穴位,一定要记住
TUhjnbcbe - 2020/10/23 10:44:00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和(或)痉挛,心肌发生急剧而短暂的缺血、缺氧而引起临床综合症。

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具有以下特点:典型的疼痛部位是在胸骨上、中段的后方(胸骨后疼痛),有时可稍偏左,也可较为广泛地涉及心前区大部,少数病例疼痛部位可在胸骨下段,甚至在上腹部。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并沿左臂的前面内侧到达小指与无名指,有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咽部及下颌部。疼痛的性质是带有一种压迫和紧缩感觉的持续性闷痛,常伴有窒息感,有时可有濒死的恐惧感,伴面色苍白、冷汗等。发作的诱因最常见是体力劳动,其次是情绪激动。疼痛多持续2~3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病位在心或心包,因为“邪之在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灵枢·邪客第七十一》),心包有代君受邪的作用,所以疼痛的部位多在心包的募穴膻中穴的深处(胸骨后疼痛);甚则疼痛出现于心的募穴巨阙穴处(上腹部),并沿手少阴心经或手厥阴心包经放射(左臂的前面内侧到达小指与无名指,有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咽部及下颌部)。

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脾、肾、胃、胆等经脉皆入心,所以其他脏腑的病症,均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痛,《灵枢·厥病第二十四》就详细论述了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的症状和针灸治疗方法,其中提到的“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与心肌梗塞极为相似。

现在一般的说法是张仲景创立了辨证论治的方法,我不同意这一观点,如果不否认经络辨证是一种辨证方法的话,那么经络辨证的方法在《灵枢》中已经较为完备了。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的方法,而不是辨证论治的方法。

一、内关

针刺内关治疗心绞痛有很多的临床报道,也有不少的实验研究以阐明其机理。从中医理论看,为什么内关对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呢?

《灵枢·经脉第十》曰:“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因为内关是心包经的络穴,从此处别出一条分支既“上系于心包”,又“络心系”,所以针刺内关就可以治疗心痛等一切心病。此外,内关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难经·第二十九难》曰:“阴维为病苦心痛。”说明针刺内关治疗心痛还与调理阴维脉有关。

也正因为内关穴对心痛有确实的疗效,所以后人在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句“心胸内关谋”,变成了五总穴歌。

二、至阳

按压至阳穴治疗心绞痛,早在《灵枢·杂病第二十六》篇中就有明确记载:“心痛,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在胃痉挛的一针疗法中,我们已对这一段进行了解释:心痛包括心绞痛和胃脘痛;九节即第7胸椎。

从中医理论如何解释至阳穴可以缓解心绞痛呢?我认为可能与以下两点有关:

一是经脉所通,主治所及。至阳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都知道督脉行于后正中线,但实际上督脉还有一条分支,并且入心中,如《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其少腹直上者……上贯心。”

二是寒主收引。“有寒故痛也”,治疗心绞痛首当温通阳气,督脉为阳脉之海,至阳穴又为阳气至盛之处,所以按压至阳穴可温通心阳,散寒解痉,阳气通阴寒散,则绞痛自止。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绞痛发作,急用这俩个穴位,一定要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