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胡大一著名心血管专家、医学教育家,医院教授,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中国控烟协会会长。
胡大一认为,今天大家都非常迷信支架,崇拜搭桥。不做心脏支架、心脏搭桥就只能等死?太荒谬了!在文中,胡大一自曝,20年前他也曾患有高血脂、脂肪肝,而后总结了一套治疗方法,最终治好了。
一、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每10秒就死一个,医院,为什么看一次就不管了?
目前我国心血管病患者约有2.9亿人,每年约万人死于各类心血管病,占总死亡原因之首,平均每十秒钟就死一个患者。一半的人首次发作,就是心肌梗死或者猝死,所以心血管病往往发病突然,致残致死率很高。
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得心血管疾病的年纪明显提前,在医院的患者中,1/4到1/3心肌梗死患者都不到五十岁,且以男性居多。尽管我们的人均寿命和欧美相差无几,但我们的健康期望寿命男性只有四十岁,女性只有四十八岁,至少有二十年我们是带病生存的,而发达国家只有十年。
我们都知道心血管病预防最重要,但医院,还是看了一次就不管后续。医院好多都是坐堂医生,等着人生病求医,病人则总是不注重恢复和预防。
很多患者心血管问题做了支架,出院后还不改变生活方式,不注意复查保养,结果血管又堵了。久而久之,陷入了“医生等得病,病人等复发”的怪圈。
二:一半的支架都不靠谱
医院、企业获利,只有患者没赢
今天大家都非常迷信支架,崇拜搭桥。它对急性心肌梗死非常有效,但根据现在的统计资料,一半的支架都不靠谱。趋利的医疗体制,按支架数手术量付费,支架手术越多,医院收入越多,灰色收入越多,企业盈利越多,形成了多赢的利益链,只有患者没赢。
支架不恰当使用,过度使用,甚至少数情况下滥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01过度体检做冠状动脉CT,对一些没有临床症状的患者,CT发现斑块,不做有无心肌缺血的评估,直接冠状动脉造影,甚至再加冠状动脉内超声,只要最终狭窄大于等于70%就放支架。更有甚者,狭窄不到70%也有放支架的。
02众多稳定心绞痛的患者,被冠以不稳定性的诊疗,被支架,这些患者常常被多个支架。
03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主干道血管——左主干和多支血管多处病变,本应选搭桥,也被支架了。
04%使用药物支架,该用裸金属支架的也用药物支架。支架技术本身是好技术,但任何好技术被过度使用或滥用了,必然会害抵消了利。在被过度支架的患者,自然是伤害。
三:不做心脏支架、心脏搭桥就只能等死?
你必须知道的四大支架使用误区
不能做支架、不能做搭桥就只能等死?这实在是太荒谬了!在没有支架、没有搭桥的年代,我做了30年医生,很多老年人活得好好的。高血压的大多数患者应该吃药,而冠心病患者不要盲目地去做支架。我作为心脏科大夫,不建议做支架。
诱导支架过度使用,至少存在如下四大误区——
误区一:狭窄超过70%必须放支架。
这是诱导支架过度使用的最大的黑洞。狭窄不到70%,不需放支架;狭窄超过70%也未必需要放支架。要看狭窄的部位,是血管系统的主干道,还是枝枝叉叉……症状轻重,症状可否用药物控制……医院根本不做评估,只看影像解剖学结果,狭窄超过70%就放支架。如患者犹豫,就让患者签字,一切后果自负,把后果又说的十分可怕——心肌梗死或心脏猝死可随时发生。
误区二:支架能预防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
如果得了心肌梗死,支架是救心肌和救命的,支架可以扩张开被血栓堵塞的血管,“杀出一条血路”,让心肌恢复血液供应。这时,支架是救命的最优选择。但对病情稳定的心绞痛或体检发现的毫无症状的狭窄患者,支架不可能预防心肌梗死和心脏猝死。稳定的心绞痛患者不做支架,大多仅需阿司匹林;而做支架,需用阿司匹林加上氯吡格雷。
误区三:搭桥要开胸,支架不用开胸;二者都行,你们看着办。
前卫生部三好一满意已明确指出,如患者需要3个或以上支架,要经心内外科医生与临床医生集体把关。但医院做不了搭桥,因此给患者放了多个支架。
误区四:药物支架最先进,便宜没好货。
药物支架对裸金属支架的优势,是减少支架内再狭窄。局限与不足是血栓,尤其长期血栓风险多于裸金属支架。本应根据病人的特点来选择支架。如果患者出血风险大,如老年人有房颤,需用抗凝药,有溃疡病等等,而且病变相对简单,再狭窄风险不大,应首选更便宜的裸金属支架。但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几乎%的使用药物支架,国外多年来一直在用的裸金属支架,在中国早已无影无踪。一些专家说,新的药物支架,血栓的风险越来越小。我要质问的是:老一代药物支架,存在明显血栓风险时,你就已经%的在使用药物支架了!
04关于心血管病,我们常陷入六大误区
误区一:维生素能预防心血管病。
中国老百姓买维生素的积极性特别高。实际上最近20年做了大量研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吃维生素E,能减少心肌梗死或预防冠心病、脑血管病。而且,维生素应该从食物中获取,而不是靠胶囊药片。
误区二:盲目接受起搏治疗。
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很普及。心房颤动患者尤其无症状的老年患者,做Holter容易发现夜间有心跳的长间歇。过去长间歇2秒、3秒,可能就会被植入起搏器。现在指南提出长间歇5秒(最慢心率12次/分)须植入起搏器。没有症状,夜间有长间歇,别盲目被起搏。
误区三:早搏是疾病。
早搏不是病,也没独立的风险,早搏很常见,很多人一生中都可能发生。早搏可毫无症状,体检或因其它病就诊时偶然发现。早搏有无症状与早搏多少无关。早搏可见于正常心脏,也更易见于心脏病的患者。早搏不要轻易被射频。一定慎重。
误区四:女性ST-T波改变一定冠心病。
女性ST-T波改变大多不是冠心病。我不止一次看到一些六、七十岁女患者,讲起病史,很认真地说自己被诊断冠心病三、四十年了,最近接受冠状动脉CT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中青年女性,如无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不吸烟,没有家族中早年患冠心病家族史,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这些心电图上的ST-T改变不代表有心肌缺血和冠心病。这些中青年女性中,不少人仅因为心电图报告的ST-T改变被CT、被造影,接受大量放射线。不仅花了钱,大量射线还带来一生癌症的风险。这是当前过度医疗的一个大风口!
误区五:认为窦性心律不齐就是心律失常。
不少患者看到心电图上报告“窦性心律不齐”时,误认为自己有了心律失常。实际上,窦性心律不齐不但正常而且健康。
误区六:换季定期输液稀释血液。
血液粘稠度很容易被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