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健康管理师考前备考知识大纲610
TUhjnbcbe - 2021/2/26 9:23:00

第六章健康教育学

(与技能教材健康指导有部分重复)

第一节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概述

健康教育

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纳

有利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目的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

着眼点是促进个人或群体改变不良的行为与生活方式。

(健康教育侧重群体,健康管理侧重个体)

健康促进

是指个人与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

康问题的能力。

涉及5个主要活动领域:

①建立促进健康的公共*策;

②创造健康支持环境;

③增强社区的能力;

④发展个人技能;

⑤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第二节健康相关行为改变的理论

“知信行”模式健康信念模式

知识--信念--行动

知识是改变行为的基础,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

例如,戒烟,首先使吸烟者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戒烟的益处,以及如何戒烟的知识,这

是使吸烟者戒烟的基础。具备了知识,吸烟者才会进一步形成吸烟有害健康的信念,对戒烟

持积极态度,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戒烟,再去行动戒烟。

健康信念模式

是否采纳与下列因素有关

1、感知疾病的威胁

2、感知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

3、自我效能

4、提示因素

5、社会人口学因素

(举例:长期高盐饮食患高血压,把每天食盐量降低,采纳低钠盐饮食)

自我效能理论:通过以下种途径产生和提高

1、自己成功完成过某行为;

2、他人间接的经验;(注意他人经验是间接的,不是直接的)

3、口头劝说;

4、情感激发;

(多选,干扰项自我激励)

行为改变的阶段理论

1、没有打算阶段

2、打算阶段

3、准备阶段

4、行动阶段

5、维持阶段

6、终止阶段(成瘾行为会有终止阶段)

(举例:戒烟干预)

第三节健康传播

人际传播

也称人际交流,主要是通过语言来完成,但也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来进行,如动作、手势、

表情、信号(包括文字和符号)等。

分成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三种形式。(注意是叫群体,不是叫组织)

特点:

1、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

2、在同一次人际传播活动中交流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

3、反馈及时,交流充分;

4、信息量比较少,覆盖范围比较小,传播速度也比较慢;

5、多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信息容易走样。

大众传播

是指职业性信息传播机构和人员通过广播、电视、电影、报纸、期刊、书籍等大众媒介和特

定传播技术手段,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信息的过程。

特点:

1、需要借助非自然的特定传播技术手段;

2、信息是公开的、公共的,面向全社会人群;

3、覆盖区域广泛,传播速度非常快;

4、对象为数众多,分散广泛,但互不联系;

5、单向的,很难互换传受角色。

传播材料制作

1、分析需求和确定信息

2、制订计划

3、形成初稿

4、传播材料预试验

5、材料的生产发放与使用

6、监测与评价

常用人际传播形式与传播媒介

人际传播的应用

讲课、同伴教育、演示与示范

针对个体的传播材料

传单、折页、小册子

其中小册子,以文字为主,信息量大,适宜于有阅读能力的人群使用

针对群体的传播材料

宣传栏、招贴画、海报、标语、横幅、DVD

针对大众的传播媒介

报刊、杂志、广播、电视

新型媒介的应用

互联网、手机

第四节健康教育计划的设计、实施与评价

计划设计步骤

1、需求评估

2、确定健康教育目标

总体目标:又称计划的目的,指计划执行后预期达到的最终结果,是宏观的、长远的,

描述项目总体上的努力方向。

具体目标:又称为计划的目标,是对总体目标更加具体的描述,用以解释说明计划总

目标的具体内涵。是具体的、量化的、可测量的指标。分为健康目标、行为目标、环境与*

策目标、认知目标

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个和个的问题

Who——对谁?

What——实现什么变化(知识、信念、行为、发病率等)?

When——在多长时间内实现这种变化?

Where——在什么范围内实现这种变化?

Howmuch——变化程度多大?

3、制定干预策略

教育策略,环境策略,*策策略

(技能教材会详细讲到,主要是书上举的例子要知道是属于哪类策略)

教育策略:①大众传媒活动如电视节目;②通过印刷媒介开展的活动,如分发小册子;③

人际传媒活动,如入户指导;④因地制宜的社区活动,如义诊;⑤民俗、文体活动,如庙会、赶集等。

环境策略:某企业为职工预防心血管疾病,食堂提供低脂、低盐的食物,在工作场所提供

锻炼措施。

*策策略:出*策支持行为,如减免住院分娩费用的*策。影响资源配置,如制定有关工

间操制度、轮班制度,确保员工有时间做运动。

(注意区分环境和*策策略)

4、制定实施和评价方案

计划实施

1、制定实施的工作时间表

2、实施的质量控制

3、组织机构建设

4、实施人员培训

5、设施设备与健康教育材料

计划的评价

过程评价:项目活动执行率、干预活动覆盖率、目标人群参与率等

效应评价:卫生知识知晓率、健康信念持有率、行为流行率等

结局评价:健康状况的生理、心理健康指标

第七章营养与食品安全★★★

第一节营养学基础

营养: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

建集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营养素:机体为了维持生存、生长发育、身体活动和健康,以食物的形式摄入的必需物质。

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水和膳食纤维。

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

微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

矿物质

常量元素:体内含量大于体重的0.01%,每日膳食需要量都在mg以上者。

钙镁钾钠磷氯硫

微量元素:体内含量小于体重的0.01%,每日膳食需要量为微克至毫克。

铁碘锌硒铜钼铬钴

可能必需的微量元素:氟

(真题考试未见考察具体元素名称,能记住更好,不能记住把定义记住)

维生素

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维生素E又称为生育酚)

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族、维C

(脂溶性武器AK45。水溶性老二和老三有点儿水)

植物化学物:类胡萝卜素、植物固醇、多酚等

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平均需要量(EAR):是群体中各个体需要量的平均值,可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

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的摄入水平。

推荐摄入量(RNI):以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绝大多数(97%-98%)个

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适宜摄入量(AI):该量可满足目标人群中几乎所有个体的需要。

可耐受最高量(UL):是平均每日可以摄入该营养素的最高量;对一般人群几乎都不至于

损害健康。

(后面还有三个未整理,一般不考,自己可看下教材)

宏量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主要是提供能量,也称为产能营养素。

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是最重要的产能营养素,蛋白质具有双重作用,它既能产生能量,也可以

为构建机体的组织提供原料。

1kcal=4.kJ

每克脂肪可以释放9kcal

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产生4kcal

每克酒精产生7kcal(但酒精不是营养素)

每克膳食纤维产生2kcal

碳水化合物

作用:能量来源

分类:糖(单糖、双糖、糖醇)、寡糖(异麦芽低聚寡糖、其他寡糖)、多糖淀粉、非淀粉

多糖)

碳水化合物的参考摄入量为占总能量摄入量的50%-65%

膳食中淀粉的主要来源是粮谷类和薯类食物。

脂类

人体所消耗能量的40%-50%来自体内的脂肪,在短期饥饿情况下,则主要由体内的脂肪供给

能量。脂肪也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但它不能在人体缺氧条件下供给能量。

分为:脂肪,脂肪酸,类脂(磷脂、糖脂、类固醇等)

脂肪的参考摄入量为占总能量摄入量的20%-30%。

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

蛋白质是人体氮的唯一来源,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不能代替。

每克氮相当于6.25克蛋白质,其折算系数为6.25。

蛋白质分为3类,

1、完全蛋白,维持成人健康,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如乳类的酪蛋白,蛋类的卵白蛋白,

肉类的白蛋白,肌蛋白,大豆中的大豆蛋白。

2、半完全蛋白,可以维持生命,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小麦的麦胶蛋白。

3、不完全蛋白,既不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如玉米中的玉米胶蛋白,肉皮

中的胶质蛋白,豌豆中的豆球蛋白等。

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为占总能量摄入量的10%-15%。

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可分为植物性蛋白和动物性蛋白。

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与人体蛋白质氨基酸模式最为接近。

膳食纤维:可分为可溶性和非可溶性

膳食纤维功能

1、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过程

2、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冠心病

3、预防胆石形成

4、促进结肠功能,预防结肠癌

5、防止能量过剩和超重与肥胖

6、维持血糖正常平衡,防治糖尿病

(本节内容较多,请仔细看下教材,结合你每天吃的食物,记忆下。)

第二节平衡膳食

三大宏量营养素的合理比例

占总能量比例

碳水化合物50%-65%

蛋白质10%-15%

脂肪20%-30%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版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内容如下:

推荐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推荐二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推荐三多吃蔬菜、奶类、大豆

推荐四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推荐五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推荐六杜绝浪费,兴新时尚

▲来源: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管理师考前备考知识大纲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