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
5年前,医院领导安排我为年逾90岁的本院一位老主任、老专家会诊。老主任有3年多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上二楼或稍快走路时胸部不适,休息3-5分钟缓解,平时运动量不大,无明显症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左主干狭窄50%,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都有80%~90%狭窄,有明显的侧枝循环。
根据指南,患者为搭桥的明确适应证。心外科看过病例,明确建议搭桥;心内科介入专家也看过患者,说部分血管狭窄也可以做支架,对缓解症状,可能有益。
患者本人为资深的医学专家。他和我讨论,他明确不接受搭桥,也不愿做支架,问我有没有保守治疗的可能?
患者有明确的治疗选择,我们作为医生,不能强制采取患者不愿接受或拒绝接受的治疗方案。
患者为高龄,稳定性心绞痛,平时日常活动不剧烈,无心绞痛发作,临床上是一种“稳态”,诱发心绞痛的运动量患者心中有数。
我和患者充分沟通讨论,最后决定,尊重患者的意愿,不打破稳态。我说服他服用不大愿服用的他汀。医院书记或院长向他问候并问病情,5年过去了,老主任仍然病情稳定。
对高龄老年患者的稳定性冠心病的处理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案例。我并非不同意搭桥,患者年龄虽大,但肺、肾功能好,未发生过梗死,心功能好,未得过卒中,左主干与多支病变,确有搭桥的适应证。但患者本人是资深医学专家,病情数年稳定无变化,他充分权衡利弊,选择保守治疗。我仍尊重患者的感受与选择,前提是病情处于稳态,不一定打破稳态。
医院会诊另一位90岁女性患者,左主干80%狭窄,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都有明显狭窄,严重的不能控制的心绞痛。只有靠IABP(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缓解症状,泵已用到第5天。
我与患者家属先沟通,建议尽快搭桥,泵继续放下去,夜长梦多,可能出现并发症,并且也不是长远之计。患者除高龄、血管疾病严重,心肺肾功能好,无卒中史,患者被严重心绞痛折磨痛不欲生,对下肢插管做IABP5天也很难继续耐受。经沟通,我与患者与家属形成共识,尽快搭桥。带着IABP医院,汤楚中主任亲自成功为患者做了搭桥。我一直在随访患者,6年过去了,患者目前仍很好。
通过这两个高龄老年人的治疗选择,我想说的是,一定要个体化,不能完全照搬照抄指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只就造影的解剖学病变做决策,需要充分重视临床情况。前者为稳态,是否一定强求患者不愿接受的手术或支架?后者是不稳态,有风险,也应及早决策,手术治疗。与患者沟通,要尊重患者的选择,同时要随访病情变化。
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充分落实非医疗干预,全面落实个体化的五大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睡眠、戒烟限酒。
胡大一健康口诀
饭吃八分饱、日行万步路
胡大一慢病健康的五大处方
药物处方
运动处方
营养处方
心理(睡眠)处方
戒烟限酒处方
胡大一健康三字经
管住嘴迈开腿
零吸烟多喝水
好心态莫贪杯
睡眠足别过累
乐助人心灵美
家和睦寿百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