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任何不适或紊乱其实也是一种预警信号或者就是一种保护机制。
——许俊堂医生
如果越累越舒服非累死不可;如果不呕吐、不腹泻,那非*死(中*或感染)或堵死(肠梗阻)不可;如果没有了皮肤痛觉,那就不能躲避伤害,用不了三两天便是伤痕累累;如果没有病痛,那又怎知道有病?
所谓看病品/味/不/一/样/的/生/活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西医望触叩听,其出发点都是从症状和异常所见开始的,如果没有异常情况患者不会来就诊,所以我们才有例行的体检,目的就是及早发现任何异常,早期干预,而医院看病。“看病”这个说法要改变,应该与英文统一起来,改成ToSeeADoctor或者ToSeeDoctors,也就是去看医生。
所谓症状品/味/不/一/样/的/生/活
有症状和无症状,症状轻和症状重往往不能说明是否得病了;病情轻了还是重了,甚至都不能全面反映治疗的效果。很多恶性肿瘤晚期才发现,就是因为没有症状;感冒症状很重,不用治疗一周也能好。
经典案例品/味/不/一/样/的/生/活
我门诊遇到一个上初中男孩儿,在一个老中医那里,被当成感冒和体弱治疗了两个月不见好转。因为心慌,孩子妈妈挂了一个心内科,见这男孩儿我第一感觉就是中医讲的虚弱,苍白的面色告诉我要查血常规了,结果他除了贫血,外周血许多幼稚白细胞,医生都明白,这就
是白血病。
因为老了品/味/不/一/样/的/生/活
许多老年朋友问我,治疗这么久了我怎么还是感觉不舒服,我的病怎么就治不好呢?老老实实说实话,那是因为您老了,老人就像用旧了的机器,机器可以修可以随便换件,可人老了只能“修”不能随便“换件”,更不能“报废”。就算没得病,就算病好了,每一个零件也都慢慢不灵了,慢慢出现各种状况,表现为各种不适。
所谓良药品/味/不/一/样/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一句古训,“良药苦口利于病”,下面才是“忠言逆耳利于行”。许多治病的有效药物并不能改善症状,甚至会产生很多的不良反应,甚至让你更加难受,如治疗肿瘤的药物。阿司匹林吃了至少不会让你更舒服,不少人引起胃痛或者胃痛加重,甚至导致消化性溃疡,导致消化道出血,但它能预防血栓相关的事件,也就是预防心梗、脑梗,预防血管性死亡。一些改善症状的药物,吃了舒服的药物,大家喜欢的药物,甚至认为是必备的药物,真的不一定治病,也不能救命。
先兆症状品/味/不/一/样/的/生/活
不少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之前完全没有先兆症状,甚至诱因也不明显,第一次严重胸痛发作就已经是急性心肌梗死了。但也有不少患者之前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也就是近期发生的心绞痛,劳力性胸痛恶化,或者不但活动后心绞痛发作,休息时也发作,一旦遇到医院就诊,并听从医嘱住院检查和进行相应的治疗,否则非常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甚至导致猝死。很多患者不相信自己的情况会很严重,会有危险,不相信医生说的话,不愿意住院,遇到这种情况我个人往往苦口婆心,想办法劝说,几个病友住院做完冠状动脉造影后回来找我,说真的,又感激又钦佩,满满的正能量啊!
有些病友整天不舒服,到处找专家看,养生堂、健康北京哪个专家讲课了,她一定找这个专家看看,而且有见面就下跪的,吃药无数,就是不好,为什么,因为你没病啊。如果说有问题,也是心理方面的因素,这时最该看的就是精神心理医生。我记得胡大一教授说过一句话,“越苦大仇深,越是痛说革命家史的,往往越是没有病”,也就是没有器质性疾病。早年做病房主管大夫的时候,有位46岁女教师,除了儿科、男科、精神科,其他哪个科她都看过了,整天威胁医生给开药,结医院闹着退药。
人是最复杂的,疾病千变万化,很多未知的领域,医学能做的是非常有限的,偶尔能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人的寿命某种程度上也是遗传基因决定的,到了时候,该发生什么也是“上天”注定的。人类不能改变最终的命运,但每个人都能够从良好生活方式中获益,都能从现代医学的进步中延年益寿。你对生活的态度决定你的感受,决定你的心情,决定你是否舒服。心情好啥都好,心情不好啥都是昏暗的。
by俊堂医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