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随着中国人民寿命的延长,老年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的病死率随年龄而增加,缺血性心脏病(IHD)位于首位。有学者调查研究认为40岁以后明显上升,60岁以上每增加10岁,心血管病的病死率则增加1倍左右。根据中国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60以上人群缺血性心脏病患病率为27.8‰。
缺血性心脏病症状
稳定型心绞痛
?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肩部和左上肢尺侧
?常在劳累、情绪激动、饱食等劳力负荷增加时发生,疼痛持续数分钟至10余分钟,多为3~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可在几分钟内缓解。
?疼痛发作的程度、频率、持续时间、性质及诱发因素等在数个月内无明显变化。
隐匿型冠心病
没有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但行静息、动态或负荷试验心电图检查显示有心肌缺血的客观依据。
缺血性心肌病
?属于冠心病的晚期阶段,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长期缺血,导致心肌弥漫性纤维化,产生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表现。
?表现为胸痛、胸闷、乏力、心悸、劳累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室性早搏、心房颤动、束支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血管痉挛及远端血管栓塞所致
?常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
?程度较稳定型心绞痛更重,持续时间更长,可达数十分钟,胸痛在休息时也可发生,常规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只能暂时甚至不能完全缓解症状。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引起相应的症状
?包括:胸痛(常伴有濒死感),胃肠道症状,心律失常,低血压和休克,心力衰竭
治疗
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溶调整血脂药物:他汀类,贝特类、依折麦布和PCSK9抑制剂等。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物,可防止血栓形成,有助于防止血管阻塞性病变发展,用于预防动脉血栓形成和栓塞。
?溶栓药物和抗凝药物。
?改善心脏重构和预后的药物:如ACEI或ARB等。
?针对缺血症状的相应治疗:如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等)及β受体拮抗剂等。
手术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硒元素与缺血性心脏病
抗氧化,清垃圾
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与体内脂质过氧化有关,而硒可以清除这种脂质过氧化物,保护动脉血管壁上细胞膜的完整,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起到减少血栓形成,预防心肌梗塞的作用。
调血脂,防血栓
胆固醇是健康的大敌,而硒依靠其强大的抗氧化功能,可调节体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降低血液黏度,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
保护、修复血管,抗老化
血管壁的老化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的因素。之所以中风和猝死的人士以中老年人居多,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人到中老年之后,因为血管壁的逐渐老化导致弹性下降,变得非常脆弱,容易崩溃、出血,造成血栓、脑溢血等。而血管老化并非不可阻止,因为促使血管加速衰老的物质就是有害自由基,通过清除自由基,就能延缓血管壁衰老。硒是强抗氧化剂,它能及时的清除体内的有害自由基,防止人体血管老化,预防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调节免疫,增强抵抗力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补硒可有效调节身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抵御能力,防止并发症。
缺血性心脏病的预防
缺血性心脏病的多种危险因素包括酒精、结石、蛔虫、肥胖和高脂血症等。
养成良好的习惯:禁提倡完全戒烟,少食油炸物品,保持良好的心情。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定期体检,积极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适当提高饮食中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的含量。
高危人群:(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及时行心电图检查,有胸闷、胸痛症状者可行心肌坏死标志物检查,必要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
看完今天的硒科普,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