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Aspirin,乙酰水杨酸)属于解热镇痛类药,为水杨酸的衍生物,经近百年的临床应用,证明对缓解轻中度疼痛,如牙痛、头痛、神经痛、肌肉酸痛及痛经、风湿痛效果较好,亦用于感冒、流感等疾病的退热。
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医生意外发现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直到年《英国医学期刊》才发表了世上第一篇关于阿司匹林预防心肌梗死再次发作(即二级预防)的研究,然而由于其样本量小并未引起医疗界重视。
年在《Lancet》(即柳叶刀)上发表了大型国际研究《ISIS-2》,发现单用mg阿司匹林可降低早期急性心梗心血管死亡25%,与链激酶合用死亡率降低42%。该试验的结果引起了国际心血管界的轰动。
从此,关于阿司匹林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接踵而致,以至走向“神坛”变为“神药”。
阿司匹林“神”
在什么地方?
有研究证实,对于有心脏病发作及中风高风险的人群而言,每日服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可降低这种风险达44%,这对有心脏病史及中风病史的人群预防再次发病尤其重要。
由于阿司匹林价廉物美,预防中风及心脏病复发效果确切,被人们奉为“神药”。
阿司匹林
为什么“神”?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下心脑血管疾病与血栓的关系。
我们知道,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大疾病,它的发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关键点是动脉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的过程中,血小板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并提供凝血因子活化的场所。血小板的活化是动脉血栓形成的中心环节,不可或缺。换句话说,有效抑制血小板活化就能抑制血栓形成。
血小板的活化主要有三个途径,即花生四稀酸途径(AA途径)、ADP受体途径、IIbIIIa受体途径等,与阿司匹林有关的是AA途径。
血小板膜磷脂的花生四稀酸在“环氧化酶”作用下生成血栓素A2(TXA2),它激活血小板促进其聚集,而阿司匹林对这个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从而抗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这就是阿司匹林“神”之所在。
为什么用小剂量
阿司匹林?
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花生四稀酸在“环氧化酶”作用下生成前列环素(PGI2),它具有很强的对抗TXA2及扩张动脉的作用(姑且称“保护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40mg)可抑制90%的TXA2,而对PGI2几乎不受影响,当阿司匹林mg时,则完全抑制TXA2而PGI2仍保持活性40%。大剂量阿司匹林(1g/天)对两者都完全抑制。
也即是说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就能充分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对PGI2的人体“保护作用”影响不大,达到了人们想要的抗血栓效果。
研究表明,75-mg阿司匹林能有效抑制血小板,副作用最小,对PGI2的影响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一般人群推荐剂量为mg/日。
为什么“神药”
不“神”了?
近年来,关于阿司匹林的争议再起,“神药”走下“神坛”,大有全面否定之势。
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是增加出血风险,尤其胃出血和脑出血,可造成不良后果。抗栓的获益与出血的风险比是考量其是否应用的关键,为此国际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在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上,牛津大学的研究发现,对于糖尿病这样的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使用阿司匹林7年仅将严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了12%,但发生大出血的概率却提高了29%。
哈佛大学的研究纳入了名健康志愿者,在长达12年的随访中,相比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服用阿司匹林只让心肌梗死、中风、心血管原因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下降了4%。这是一个很难看的数字。
这两项研究成果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赞同。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神药”,阿司匹林从此走下神坛。
也就是说,对于相对“健康”的人群,长期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得不偿失,意义不大。
专家
怎么说的?
北京大学霍勇教授说:“对于有高血脂、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高危患者,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价值是毋庸置疑的。而对于冠心病、脑卒中和外周血管疾病(PAD)患者,阿司匹林则应贯穿全程使用”。
“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高危人群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疗效是肯定的;严重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极低,勿因过度担忧出血风险而中断阿司匹林治疗”(医院李小鹰教授语)。
阿司匹林
还需要用么?
目前各国的指南明确指出,下列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使用阿司匹林利大于弊,作用肯定,证据充分:
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降低稳定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冠脉支架植入术(PCI)(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