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例胸痛患者如果不是疼痛性质比较典型,接诊时只根据心肌标志物来判断的话,的确容易发生漏诊,一旦患者自行回家,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极大。
我们知道急性冠状动综合征根据心电图有无ST段持续性抬高,可分为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两大类,前者主要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大多数为Q波心肌梗死,少数为非Q波心肌梗死),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种:静息性心绞痛:休息时发作心绞痛,持续时间通常在20分钟以上。初发心绞痛:1个月内新发心绞痛,可表现为自发性发作与劳力性发作并存。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既往有心绞痛病史,近1个月内心绞痛恶化加重,发作次数频繁、发作时间延长或痛阈降低。变异性心绞痛也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通常是自发性的,其特点是一过性ST段抬高,多数自行缓解,不会演变为心肌梗死,但少数可演变成心肌梗死。动脉硬化斑块导致局部内皮功能紊乱和冠状动脉痉挛是其发病原因,硝酸甘油和钙离子拮抗剂可以使其缓解。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似,但是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发展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那么,临床应该如何诊断?01静息心电图这是诊断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重要的方法,并且可提供预后方面的信息。
ST-T动态变化是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最可靠的心电图表现,发生不稳定型心绞痛时静息心电图可出现2个或更多的相邻导联ST段下移≥0.1mV。
静息状态下,患者的症状发作时记录到一过性ST段改变,症状缓解后ST段缺血改变/改善,或者发作时倒置T波呈伪性改善(假性正常化),发作后恢复原倒置状态更具有诊断价值,这提示急性心肌缺血,并高度提示严重冠状动脉疾病可能。
若患者病情发作时的心电图显示胸前导联对称的T波深倒置并呈动态改变,多提示左前降支严重狭窄。
02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以帮助诊断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并且提供有价值的预后信息。
指南指出,如果患者在症状发作后6小时内肌钙蛋白结果测定为阴性,应当在症状发作后8~12小时再次测定肌钙蛋白。
cTnT和cTnI升高评估预后的价值优于患者的临床特征、入院心电图表现以及出院前运动试验。
总而言之,为了排除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必须掌握胸痛诊治流程,如果高度怀疑,即使患者的症状、心电图表现等都没有特殊异常,也要在8~12小时再次复查心肌损伤标志物(特指敏感型肌钙蛋白)。这点是医生接诊时非常容易遗漏的地方,需要在熟悉诊治流程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点点滴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