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进步,循证医学的证据不断总结和积累,冠心病家庭防治的观念急需更新并被广泛宣传。
门诊诊治患者的过程中,我经常会听到有患者朋友和家属讨论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相关问题,观点被分为两个方面,一部分人认为: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类型的冠心病,一旦发生就凶多吉少了,根本治不好,而且发病就等于死亡;另外一部分人则比较乐观的认为:冠心病都能治愈,即便是急性心肌梗死,血管堵了,很快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血管就可以好。
根据目前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循证医学的研究结论,我们说这两种观点都是不全面和不符合实际的。前者过于悲观,缺乏对冠心病现代治疗进展的基本知识;后者盲目乐观,不能客观、准确的评价目前冠心病治疗的实际水平以及冠心病发病的基本病因和病理改变。因此,两者都是不可取的,为了让冠心病的家庭防治更加科学和规范,有必要对冠心病,这一种目前最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的防治进展进行科普宣传,特别是作为防治的最前沿,家庭防治,更为紧迫和重要。
首先,冠心病是可以有效预防的尤其是比较危重的急性心肌梗死类型和猝死类型。根据循证医学的研究结论,我们已经清楚的了解了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如:男性,65岁以上以及绝经期妇女,腹型肥胖、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家族早发冠心病病史等,这样,一方面我们在家庭中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区分出更容易发生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另外,针对具有高危因素的人群,可以提早采取措施,控制危险因素,加以预防。
大家可以看到,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其实就是改变目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低盐、低脂肪饮食、控制体重、适量锻炼身体、规范、合理的使用药物来有效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水平、调整良好的心态和生活态度等等。从而,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减少冠心病的发生,特别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药物的使用,预防冠状动脉急性血栓事件行之有效。
其次,冠心病是可以有效治疗的即使是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类型的冠心病,只要能够早期发现、确诊,采用及时、科学、规范的治疗措施,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转危为安。随着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已经明显下降,越来越多的生命的到了成功抢救,并长期保持良好的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特别强调的是目前全国范围内的胸痛中心的建设,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成功率的提高以及长期保持良好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功劳巨大!
所以,应从观念上彻底改变冠心病治疗效果差,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一旦发生了就凶多吉少的悲观认识。而应该采用,家庭中早期发现高危胸痛的患者,及时通过转运到高效治疗的胸痛中心,快速明确诊断,对于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尽快实现恢复闭塞冠状动脉的前向有效血流,减少心肌坏死范围,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对于稳定性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家庭中根据心血管内科医生的专业指导意见,采用规范、科学的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再次,冠心病是可以很好实现康复治疗长期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根据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明,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心血管内科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单纯使用药物控制,冠心病病情可以长期稳定,不仅极少发生危急状况,而且完全可以参加体育运动、工作、旅游等日常活动。对于严重冠心病,经过完全再血管化治疗,实现了良好的血运重建,心肌供血有效恢复,再经过一定阶段的心脏康复治疗和锻炼,也基本可以实现生活自理,恢复日常生活状态。
虽然,对于动脉硬化的发生和进展,现代医学已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对于这一人类自然衰老较为迅速的器官——心血管系统,我们仍然有广泛的未知领域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但我们坚信,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家庭中保持更加科学的生活方式,冠心病这类人类顽疾,最终会被战胜。
END吕强
医院
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从事心血管专业临床、科研、教学工作23年。
年医院高级电生理培训班学习。
年参加医院介入医师规范化培训。
医院研修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及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在冠心病、高血压危象、恶性心律失常、急慢性心衰、主动脉夹层等心血管系统急危重症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冠脉支架置入术、射频消融
术、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主动
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等。
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篇,发表SCI论文1篇。
来源:医院主任医师审核:王岚编辑:汪晓力版权所有(大众医学教育、作者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复制、转载或用于商业目的)欢迎各位专家及医护人员积极投稿·投稿邮箱:dzyx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