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传播者
ConnectingDoctorsSharingBetter
iCardioOncology
▼
心血管疾病是发达国家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们也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缺血性心脏病(IHD)是由心肌梗死、心绞痛、慢性缺血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引起的综合征,其中心绞痛为常见病之一。心绞痛是一种缺血较轻、不引起心肌死亡的临床状态。缺血的两种常见表现为不稳定型和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可以定义为在休息或极少用力时发生的心绞痛,通常持续20分钟以上。它是由斑块破裂并叠加痉挛引起的冠状动脉阻塞所致。
本研究旨在评价孟加拉国人群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性。由此确认筛查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的建议的可行性,并建议对这种可修饰的危险因素进行治疗。
本次横断面研究于年7月至年6月在伦格布尔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进行。实验对象(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选自伦医院心内科,35-65岁年龄段健康人群35例为A组,同年龄段确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5例为B组,对患者性别不做限制。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不稳定型心绞痛(B组)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P<0.),详见表1、图1。A=对照组B=不稳定型心绞痛AvsBP0.(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正常范围为:3.36~20.44μmol/L)图1A、B组平均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基的非必需氨基酸,血液中总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高于正常参考值即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ecysteinemia,hHcy)。近年来,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血管性疾病的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大约40%诊断为早期CHD、外周血管疾病或反复发作性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许多不同国家的研究者报道过缺血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升高。这可能是由于维生素B6、B12和叶酸的缺乏引起的。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途径有3条:①再甲基化途径:约有50%同型半胱氨酸被重新甲基化形成蛋氨酸。由N5-甲基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需要蛋氨酸合成酶参与,并以维生素B12作为辅酶,重新甲基化生成蛋氨酸。这一过程在任何组织中均可发生。②转硫化途径:另外约50%的同型半胱氨酸由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催化,以维生素B6作为辅酶,缩合成胱硫醚及水。这一反应在生理条件下不可逆,利于同型半胱氨酸的转运,生成的胱硫醚在γ-胱硫醚酶作用下裂解为半胱氨酸和α-酮丁酸。③细胞内生成的同型半胱氨酸不断释放到细胞外液,这与细胞内蛋氨酸浓度有关。
在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中,维生素B6是同型半胱氨酸转硫基代谢中CBS和γ-胱硫醚酶的辅酶,它的不足将导致转硫途径受阻,引起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叶酸是体内甲基的间接供体、维生素B12是蛋氨酸合成酶的辅酶,两种维生素的缺乏阻碍了同型半胱氨酸再甲基化代谢为蛋氨酸,引起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
升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通过氧化应激与抑制一氧化氮合成,诱导血管功能障碍、血小板生成血栓素A2和血小板聚集。血小板释放的血栓素A2引起冠状动脉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减少的一氧化氮损害内皮一氧化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这些事件都可能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形成。由于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均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过程,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可能是由于这些维生素的缺乏所致,因此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可预防治疗,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于预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疾病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促使成年人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对血清维生素B12、维生素B6及叶酸水平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关系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各界对这些维生素在预防不稳定心绞痛中的重要性的认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人群进行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预防治疗的同时保证蔬菜摄入量,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具有积极意义。
[1].Perviz,RebekaSarkar,ChandraZahid,ATM.().SerumHomocysteineLevelinPatientsSufferingfromUnstableAngina.6.49-53.[2].张云.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冠心病心绞痛严重程度的关系[D].吉林大学,.内容整理:利德曼销售部推荐阅读:检验视界
糖尿病肾病中胱抑素C的应用
检验视界
尿生物标记物预测中国狼疮性肾炎的肾脏病理及治疗反应
检验视界尿蛋白质组学用于台湾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早期诊断▼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