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性心绞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安全用药科普知识三
TUhjnbcbe - 2022/7/5 16:24:00
北京手足癣主治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833740.html

用药事大勿入误区

35

说明书罗列的不良反应多就不是好药吗?


  不能这样认为。因为“是药三分*”,药品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很多患者用药时常被药品说明书中一长串的药品不良反应吓坏了,于是就专门找哪种药的说明书里不良反应写得少的才敢用。其实药品的不良反应不是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的,它与患者的身体状况、年龄、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有些不良反应是轻微的、暂时的,不会影响治疗和用药安全的,只需要加强观察即可,而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几率是很低的。药品的不良反应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和积累出来的,是用药经验的一部分,而说明书作为法定文件,提供完整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尽到告知义务是其基本功能。所以,既然没有药物是绝对安全的,没有写不良反应信息不等于没有不良反应发生,一般来说,应更加信任那些有详尽不良反应信息厂家的药品说明书,因为详尽的信息反而给临床治疗的安全性加了一道防线。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问题日益
  保健品应该称为保健食品,它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别。保健食品的本质仍然是食品,虽有调节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但它不是人们赖以治疗疾病的物质。对于生理机能正常,想要维护健康或预防某种疾病的人来说,保健食品是一种营养补充剂。对于生理机能异常的人来说,保健食品可以调节某种生理机能、强化免疫系统。而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证、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有的产品如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类产品,有的是药品,有的却是保健品。
  如何看待同一产品的药品和保健品呢?
  首先,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同。作为药品维生素类产品(药准字号),必须在制药厂生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求很高,比如空气清洁度、无菌标准、原料质量等,目前,要求所有的制药都要达到GMP标准(药品生产质量规范);而作为食品的维生素类产品(食字号),则可以在食品厂生产,标准比药品生产标准低。
  第二,疗效方面的区别。作为药品,一定经过大量临床验证,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审查批准,有严格的适应症,有规定的剂量、规格,治疗疾病有一定疗效;而作为食品的保健食品,则没有治疗作用,仅仅检验污染物、细菌等卫生指标,合格即可上市。
  第三,说明书和广告宣传不同。作为药品,一定要有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详细的使用说明书,适应症、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十分严谨;而作为食品的保健食品,说明书不会这样详细、严格,这也比较容易被利用作夸大其词的广告宣传。第四,使用方法不同。保健食品仅口服使用,药品可以注射、涂抹等方法。总之,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有医院就诊,按照医嘱规律服药!

37

多吃几种药病就好得快吗?


  很多人认为生病了多吃几种药,作用会更强,疗效会更好,病好的会更快。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在选购药品时,消费者首先应识别药品的通用名,判断该药的成份,弄清楚该药是不是自己要买的或与自己正在服用的药是不是存在成份相同的情况,以免买错药或重复用药,导致严重后果。用1种药能治的病就不用2种药。如病人同时患多种病,特别是老年人,一人多病,看多科医生,开多种药,可能会一次服十几种药。我们应找医生,请医生帮助选择必须用的是哪几种,那些不必要吃的药要坚决停用。注意含同种成分的药品不要重复服用。比如有些中成药表面看是中药,但实际是中西药混合制剂。如降糖药消渴丸含西药成分格列本脲,与其他降糖药联用时,剂量叠加,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此外,许多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成份,如果不看清楚,将多种感冒药同时服用,就可能导致对乙酰氨基酚服用量过大,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肝损伤。

38

非处方药没有不良反应吗?


  相对于处方药而言,非处方药有较高的安全性、不易引起药物依赖性、耐药性或耐受性,也不易在体内蓄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但非处方药本身也是药,不是绝对没有不良反应。据楚天都市报报道,女白领被蚊子叮咬后涂抹风油精,结果症状反而加重,半边脸都肿了,经诊断,患者属于过敏体质,风油精引起了过敏反应,导致接触性皮炎。非处方药是消费者可以不凭医生的处方直接从药店购买,而且是不用在医生指导下就能安全使用的药品。但有些非处方药在少数人身上也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时甚至能引起死亡。所以非处方药也要严格按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服用,不能随便增加剂量或增加服用次数,改变用药方法或用药途径。例如,常用的胃动力药多潘立酮片(吗丁啉),尽管长期服用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大部分患者可放心服用,但对于胃肠道出血、机械性肠梗阻的患者是禁用的,因其可加重病情,选择药物时应注意。若患者服用了三五天非处方药后,病症仍没有明显改善,或者病情还有加重迹象,或是出现了皮疹、瘙痒、高热、哮喘及其他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药,到医院就诊。

39

中药都是安全无*的吗?


  近年来,中药养生逐渐成了一股潮流。很多人都认为中药安全、没有副作用,甚至能“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基于这种认识,不少人爱到药店买些中药来“自治”疾病,有些老病号甚至将一些含有参类的中药错当“补药”长期服用来达到保健的目的。据青年时报报道,浙江一中年女子10年间痴迷自己购药治病,自认为选的都是中草药或中成药,不大有副作用,结果导致多器官损伤、衰竭。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药也不例外。日常生活中,不少喜欢擅购中药治病、保健的人本身多缺乏足够的医学常识,易因辨证不准、重复用药、超量滥用引起不良反应,甚至导致病症加重,特别是有基础病的患者以及老人、小孩和孕妇,服用不慎更容易伤身,应当引起警惕。比如有些人一觉得有点腰酸背痛,就吃六味地*丸补一补。其实六味地*丸并非人人适用。六味地*丸只适合阴虚患者,肾阴不足的人,特别是中年人适宜服用。年轻人或者肝脾湿热、肺热的人服用六味地*丸,不但会加重湿热,还会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等现象,还可能越补身体越不适,甚至使原有病情加重。所以服用六味地*丸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弄清是否对症,千万不能当成补品随便吃,也不能过量吃。很多有便秘、痤疮的患者,为了泻火解*,缓解症状,自行大量、长期地服用牛*解*片,结果却出现了皮疹、剧痒、发热、哮喘、胸闷、心悸、腹泻等不正常现象。这是过量服用牛*解*片发生的不良反应。牛*解*片服用不要超过三天,否则会引起慢性砷中*,对神经、血管、心脏、肝、肾、脾都能造成损伤,重者危及生命。

40

感冒就吃抗生素,这样做对吗?


  感冒,俗称“伤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感冒是由多种病*引起的,目前感冒还没有特效的治疗药。得了感冒,只有注意休息、戒烟、多饮白开水,保持口腔、鼻腔清洁、进食易消化食物,室内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清新,一般5~7天左右,感冒即可自愈。为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早日康复,感冒期间可选用一些对症治疗的药物。如头痛、头晕、全身肌肉酸痛,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鼻塞严重者可选用鼻黏膜血管收缩药:伪麻*碱或1%麻*素溶液滴鼻;流清鼻涕可选用抗过敏药: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生素只对细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对感冒病*是无效的。感冒一开始就服用抗生素,不但对治疗无益,还会引起药物不良反应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当感冒后咳嗽频繁,伴*稠粘痰、发热、咽疼等继发细菌感染时,医院检查,医生会根据病情选用相应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41

输液时可自行调节滴速吗?


  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输液(打点滴)的经历,不少人在打点滴的过程中,总是嫌速度太慢,自行去调快药液的滴速,殊不知这一小小的举动也许就会导致昏厥甚至死亡。首先,不赞成遇到发烧、感冒、医院输液。公众用药还是要遵循能口服就不肌注,能肌注就不输液的原则。其次,如果需要输液治疗,一定要谨遵医嘱,切不可自行调节输液的速度。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为40~60滴/分钟。儿童、老年人由于器官发育不完全或功能降低,输液速度应减慢。儿童的输液速度为20~40滴/分钟,老年人输液速度不应超过40滴/分钟。一些特殊患者,如患有心脏病(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或肺部疾病者,输液速度应控制在30~40滴/分钟为宜。输液速度过快,易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衰或肺水肿等不良反应。如硝普钠在滴注时需严格控制滴速,过快可使血压急剧下降。硝酸甘油、单硝酸异山梨酯滴注速度应8~15滴/分钟,过快则可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甚至昏厥。氯化钾滴速过快可能引起高钾血症,表现为四肢无力、手脚口唇发麻、呼吸乏力及呼吸困难、心率减慢、心律紊乱,甚至心脏停搏。过快输注氨基酸、脂肪乳等肠外营养药物,可引起面红、发热、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不适。如果在输液过程中遇到了心悸、心慌等现象,一定要及时向护士和医生报告,切不可自行调整或隐瞒,导致身体受到损害。

42

贫血就是缺铁吗?


  一说起贫血,绝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马上补铁,认为所有贫血都是缺铁元素引起的。对于贫血患者,医院就诊,明确贫血的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并非所有贫血患者都需要补充铁。对于缺铁性贫血,需要遵医嘱补充铁剂,并且治疗导致缺铁的原发病;对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患者,有些是仅缺叶酸,有些是仅缺维生素B12,有些是两者都缺。铁是人体生长所必须的元素,但铁在体内过度沉积,尤其是在心、肝、胰腺及下丘脑等组织器官过度沉积,可导致组织器官细胞损伤和器官功能受损。临床上常表现为心力衰竭、肝纤维化、糖尿病、不孕症、生长发育障碍等,甚至导致死亡。所以,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在补充铁元素的同时,应注意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达到正常水平后应停止补铁,同时合理调节饮食结构。需要注意的是,缺铁性贫血患者在补充铁剂时最好不要喝茶,过多喝茶会影响铁的吸收,另外,牛奶及一些中和胃酸的药物,也会阻碍铁的吸收,达不到治疗效果。

43

定期输液“洗血管”真的有用吗?


  到了冬天,瑟瑟的寒风依医院定期输液“保养”的脚步。定期输液似乎成为了某些老年人不成文的规定,一些子女也认为定期给父母输液保养是尽孝的一种方式。这样做真的有用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但不会有疗效,甚至会带来严重的风险。首先,输液“洗血管”的疗效没有得到证实。所谓“洗血管”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确切,也不像宣传的那样“活血药物”可以溶栓。实际上,有活血功能的药物,并不能溶栓,也不能“疏通”或“洗”血管,市场上也没有国家批准的专门用于能溶栓的中药注射剂。其次,静脉输液风险大。尽管输液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手段,特别是对于住院患者和病情危重患者,但是不能滥用。静脉输液是一种有损伤的操作,可引起感染、静脉炎、渗漏或外渗、输液反应或药物过敏反应,严重时会导致患者死亡。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的报告显示,年药品不良反应中,注射给药占62.8%、口服给药占32.5%、其他给药途径占4.7%,而中成药报告占全部不良反应的12.7%,其中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占7.1%,中药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前五位的依次是:理血剂中活血化瘀药(39.8%)、补益剂中益气养阴药(13.0%)、开窍剂中凉开药(10.5%)、清热剂中清热解*药(8.6%)、解表剂中辛凉解表药(3.8%)。因此,不恰当的输液,对血管本身、对我们身体都会有损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全用药科普知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