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医生接诊了一位患者,有感而发,准备给大家分享一下。他是一位58岁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其实他半年前找医生看过病,当时他的血压是mmhg/92mmhg,不算特别严重。但是患者出现了头晕头痛的症状,因此医生开了氨氯地平给他。
此后,他复查了一次,高血压控制得都非常不错,后来就没来过了。没想到这次来,他的高血压竟然达到了mmhg/95mmhg。着实把医生吓了一跳。
医生问他,这半年以来有没有好好吃药?患者犹豫了一会,说:“三个月前,你开的药我就吃完了,然后我去药店买的时候,看到硝苯地平片很便宜,也有降血压的效果,然后我就买了,应该没事吧”?
医生有些无语:“你现在都这样了,还说没事?硝苯地平不是你这样吃的,而且现在临床也很少用硝苯地平了……”
高血压是病情可大可小的慢性血管系统疾病,后续发展如何有很大部分依赖于患者怎么服药。像以下这3种降压药已经被“淘汰”了,可很多患者不知道,还在服用。医生为你盘点一下,并建议及时更换,以免引起更严重的问题。
第一种,双肼屈嗪的复方制剂,代表药物有复方利血片、复方罗布麻片
双肼屈嗪类药物刚出来的时候,它可是“明星降压药”,因为它降压的速度和效果非常好,所以深受医生、患者的欢迎。但是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和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不同的后遗症。
常见的后遗症有内分泌失调,副交感神经兴奋等,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乏力、体重增加等。
目前临床数据统计,有极小部分患者在服用双肼屈嗪后,出现了明显的抑郁症,这和药物具有神经系统作用有关。除此以外,双肼屈嗪类药物会导致心脏搏动变缓,因为药物开发的初衷是为了减小心率,缓解心脏的压力,但是后来发现这类药物最严重会引起心脏停搏,因此就被“淘汰”了。
目前常见的含双肼屈嗪药物是复方利血平片,它会刺激胃酸分泌,抑制中枢神经和消耗儿茶酚胺,患者就会表现为口干舌燥、过度兴奋,有可能引起肝肾代谢障碍。
而且,这种药的作用很单一,目前很多高血压药都具有保护靶器官的作用,但是双肼屈嗪药只有降压效果,没有保护作用。相比起来,它也确实不适合这个日新月异的市场了。
第二种,硝苯地平片
大家要明白,现在淘汰的只是硝苯地平片,而不是硝苯地平,硝苯地平类的缓释剂依旧活跃在各大医药行业,效果优越。
我们来了解一下硝苯地平片,它属于高血压降压药中的第“C类”,是阻断钙离子通道起到扩张血管的作用,以便血管容纳更多的血液,减少回心血流量,以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那它为什么会被踢出降压药的名单?
其一,这种片剂不够持久。众所周知,降压药分为长效降压药和短效降压药两种,硝苯地平缓释片就属于后者,是短效降压药,它需要患者一天服用2-3次,以抑制血压波动的两个时期,因此比较麻烦。毕竟很少有人能记得住什么时候该服药,所以它远不如长效降压药来的方便。
还有,这种药会在体内累积。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前几次服用硝苯地平片的时候,你感觉降压效果很不错,但是随着疗程的增多,你会发现自己呼吸越来越苦难、面色越来越苍白,有时还会伴随头晕的症状。
为什么呢?因为硝苯地平片药效会累积,会不断扩张除心血管以外血管的横截面积,这样容易导致低血压。
其二,*性比较大。它的*性并不是指硝苯地平片的*性,而是它对钙离子的影响造成的*性,作为一种天然的钙离子拮抗药物,它能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进入肌纤维和肌细胞的运转,而且还能一直控制钙离子,不让其代谢!
这就会导致两个问题,一是钙离子在血液中过多聚集,造成多发性骨髓瘤,破坏骨质。二是容易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引发淋巴旁腺亢进、钙磷代谢异常、高钙血症等。
其三,副作用相对太多。高血压已经让患者难受得透不过气,如果降压药还带来各种副作用,那这种降压药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硝苯地平片常见的副作用有低血压,大多数患者使用硝苯地平片后表示低血压症状严重。然后是心绞痛,有些心脏本来就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会在服用硝苯地平片后出现心绞痛、心梗死的症状。
第三种,可乐定类复方制剂
该药物本来就不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用药,因此它现在被更好的药物代替也是无可厚非,那它有什么缺点呢?
首先,它可导致低密度脂蛋白升高。人体内有两种脂蛋白,一种是低密度脂蛋白,一种是高密度脂蛋白。其中低密度脂蛋白是坏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是好的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会升高血脂,而高密度脂蛋白恰好与之相反,所以如果你长期服用可乐定类复方制剂,就是在增加血管内的血脂,这会引起动脉粥样病变。
其次,破坏肾功能。有充足的的研究证据表明,可乐定类复方制剂会干扰肾脏肾小球的过滤功能,因此会破坏正常的肾功能。
第三,长期服用该药物,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皮肤紫癜的症状。
降压药如何选择?
高血压可不是开玩笑,因此吃降压药绝对不能乱吃。第一,吃什么降压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吃,不能随便想吃啥就吃啥。
第二,前几次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