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二十九岁了,孤独一人,没人追求没人要,是这个模样俊俏家族中唯一一个长相平凡、没人喜爱的姑娘,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
回顾以往,她的生活单调无味,毫无色彩,连个绚烂的紫色斑点都没有。向前看呢,更是没有希望,宛若一片附着在冬日树枝上的孤独、枯萎的树叶。
她所在的家族恪守着枯燥的礼教和传统,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饭、一日三餐吃什么、吃完饭干什么、该穿什么样的衣服、聚会聊什么话题都一成不变,循环往复,无聊而没有意义。
家族的人却乐此不疲,没有人觉得不对劲,都觉得生活就该是这个样子,他们无法接受一丁点的改变,用高傲的姿态维护着这一切,不允许有人越界。
她对此非常厌恶,但不敢表露分毫,他们可以尽情地嘲笑她是个嫁不出去的老姑娘,而她表现出来的永远是唯唯诺诺、逆来顺受的样子。
她偶尔也想反抗,但她害怕,害怕母亲大发脾气,害怕冒犯某个叔叔,害怕成为某个婶婶鄙视的目标,害怕某个姑妈的刻薄,害怕反驳所有家人的意见和偏见,害怕有失自己的身份,害怕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有的害怕汇成一张网将她牢牢束缚。
她就是华兰茜·斯特灵,《亲爱的陌生人》的主人公,该书为加拿大著名女作家蒙哥马利盛名时期作品,风靡全球。
如果按着正常的轨迹,她要么嫁给一个像她叔叔们那样平凡而不自知的男人,要么一直当个老姑娘,不管哪种,都是在机械无聊中活到八十岁,了此一生。
然而,一封信改变了这一切……
她从来没有收到过任何信,但这封信上确实是她的名字。
她双手颤抖地打开信,信中说她得了心绞痛,已到晚期,无药可救,如果她能好好照顾自己还可以活一年,但也可能随时死去,任何突然的惊吓都可能致命。
至于她为什么会收到这封信,是她早已莫名心脏疼痛,思想斗争了很久,用了最大的勇气偷偷去看了家族绝不会允许的一位医生,这封信正是这位医生寄来的。
跟所有人一样,突然收到这样的消息,她的脑子是空的,机械地下楼吃饭,观察每个人,感觉有些不一样了,待她们再次要求她做一些早已厌恶的事情,她粗鲁地拒绝,明确说出自己讨厌什么。至于是不是粗鲁无礼,她已经不在乎了。
漆黑的夜里,她清醒地想啊想啊,她发现自己不怕死,甚至感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自由,但是她很绝望,这种绝望不源于恐惧,而是源于她从未真正活过。
随着夜晚的流逝,她灵*中一种反抗的火焰燃烧起来……
她决定不告诉任何人,也决定再也不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了。
接下来的日子,她做了一切之前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从栏杆上滑下来、不再去教堂、换了新的发型、在家族聚会中冷冷地环顾四周、时不时投以轻蔑的微笑、大声反驳他们老掉牙的嘲笑和观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她的思想从未如此自由,她的内心无比狂喜。
当然,她的反常行为,用书中的话来说让家族的人目瞪口呆、灵*颤抖,他们都认为她疯了,轮流来说服她,劝说她看医生。但她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了,不会再对他们言听计从。
后来,她向一位被所有人批判、避之不及的男士求婚了,不管是不是符合“淑女”身份,他有着阳光纯净的笑容,他特立独行而与众不同,她说“我爱你,我想和你一起度过我的余生,就这样”,他说“我相信你是认真的,那好,我们就去结婚吧”。
婚后,他们常常开着他破烂喧闹的车子招摇而过,她穿着低领的漂亮裙子,手臂裸露在外面,当然,这时候家族认为她无可救药,给家族蒙羞,已经跟她断绝关系了。
他们住在他的小岛上,书中关于他们生活以及风景的细节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描写,仿佛置身于那样一个真实的世界。
最后两人表明心迹,感情升华那一段会完全将人带入,感受到恋人间患得患失,误会消除,我爱的人竟然也爱着我的激动幸福。
至于那封信,那是一封阴差阳错寄错的信,她没有得致命的病,但她因此重生了。
那我们呢?
也许,你说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自由的,没有那么多教条和束缚,我们的选择可以是多元的,没必要去反抗什么。
但怕就怕在我们是不是已经成为了华兰茜家族那样的人,早已被这个时代特有的束缚裹挟向前而毫无察觉……
小时候,要好好学习,拿好成绩,考好学校,贪玩成绩差的就是不如乖巧成绩好的。
工作后,要勤奋坚持、追求卓越,别人,你也,最后整个写字楼灯火通明,所有人都为工作、为生活身心俱疲,薛兆丰说“让你加班的不是你的老板,是其他愿意加班的同事”。
而立之年,买车买房,结婚生子务必要提上日程,有无数八竿子打着打不着的人替你着急。不买房不行吗?把房款拿来创业、投资,等有钱了再买。恐怕不行,一是丈母娘不同意,她不同意你就娶不到心爱的姑娘;二是等一等你可能就买不起了。
结婚生子后,孩子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还没学会跑呢,就要送去早教班启蒙了,等到上学的阶段,学区、名校、满满的各类课外班……别的孩子有的学的,我的孩子也要有要学。
不学不行吗?恐怕不行,不学就不会,不会就落后,就上不了好学校。
孩子上小学起,家长就要做好再接受一遍义务教育的准备,陪着做作业、批改、签字、打卡、及时回复家长群消息……这几天由抖音一个“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的视频就引爆了这个话题,直至引发官媒发声,但短时期内不会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因为这是整个教育焦虑引发的,家长、老师、学生也并没有一方是轻松的。
所以,这样是不对的吗?也不是,这只是一个大众的模板,你可以选择照着这个样子活,也可以选择一种其他你想试试的样子,其他的能确保比大众的更好吗?不能确保,只能是你选择,你承担。
但我真诚的想,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独一无二,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丰富而直接的情感都是那么可爱而珍贵,已然无趣的我们能给他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爱、陪伴、尊重和信任,切不要拿出父母的权威控制他,打着为他好的名义带给他最大的束缚和不快乐。
少报一个培训班,分一些时间带他走进自然,认识草木虫兽,感受四季轮转,做一些他该承担的家务,引导支持他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允许他做些真的喜欢的事情,让他在尝试和思考中长成一个对生命有感受力、对生活有想象力、对取舍有判断力、对选择有承受力的人,然后由他自己去选择他想过的人生。
这样,一代人思想的转变会让整个环境变得包容自由,这样的环境反过来会让他们有勇气跳出既定的轨迹,去追求更丰富更多元的生活,他们会比我们感受到更多的快乐,更少的压力。
就像电影《夺冠》里郎平说的“当我们的内心足够强大,就不会那么在乎一场比赛的输赢,必须要赢的包袱就由我们这一代人来背,你们就放松地去打球,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