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内经》里说:“心者,君主之官。”君主就是皇上,我们知道古时候皇上是九五之尊,是受不得半点委屈的。那么这就需要一个东西,代君受过,而这个东西就是心包。
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阴经之一,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上接足少阴肾经于胸中,下接手少阳三焦经于无名指。经脉分布于胸胁、上肢内侧中间、掌中、中指。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大体分布于经脉的外部。本经首穴是天池,末穴是中冲,左右各9穴。依照运行的线路依次为:天池、天泉、曲泽、郗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穴。
本经自胸中起始,出来属于心包络,向下贯穿膈肌,联络上、中、下三焦。它的分支,从胸中出走胁部,在腋下三寸的部位(天池)又向上行至腋窝下面。沿上臂前边,行走在手太阴肺经和手少阴心经之间,进入肘中(曲泽),下行前臂两筋(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的中间,进入掌中,沿中指出其末端(中冲);它的另一条支脉,从掌中分出,出无名指尺侧端(关冲)。脉气由此与手少阳三焦经相接。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循(循字据《甲乙经》卷二及《素问·藏气法时论》王注补)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从名称上可以看出,心包与心是有一定关联的,其实中医所说的心包就是心外面的一层薄膜。当外邪侵入时,心包就要挡在心的前面,首当其冲,所以很多心脏上的毛病都可以归纳为心包的病。如果,没有原因的感觉,心慌或者心,似乎要跳出胸膛,这就肯定是心包受邪引起的,不是心脏的病。
心包经就是沿着我们的胳膊前臂,一直从中指出去的,所以心脏病就会伴有手指发麻的毛病,如果连小手指,都发麻,那就是很严重了,因为小指的外围就是心经,小指发麻,表示这已经不是心包的病了,而是心脏的病,当心脏出现刺痛的时候,就是心脏病,已经发展的很严重了。因此很多老人都很注重锻炼手指的灵活度,只要手指灵活,就表明气血还能输,流到全身的各个部位,心脏就基本没有问题,另外,可以经常敲打一下心包经,疏通经络,防治心脏疾病。
疏通心包经阻滞点(痛)解除心脏压迫
疏通心包经上阻滞点(痛点)可有效消除心脏外部的心包积液,解除心脏所受不必要的压迫,使心脏的功能正常得到发挥,有能力将血液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将堆积的废物带走,可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心包经是从心脏的外围开始的,到达腋下三寸处,然后沿着手臂阴面而中间的一条线,止于中指。经常敲打心包经,对于解郁解压的效果非常好。拨动心包经时,先找到自己腋下里面的一根大筋,然后用手指掐住波动,这时候你会感觉小指和无名指发麻,每天19到21点之间播数十遍,就可以排遣,郁闷,排去心包积液对身体是非常有好处的。
心包经的九个穴位当中。把天泉穴与曲泽穴之间分成三份,心包经受邪气侵犯的阻滞点就位于靠近曲泽的三分之一处。其中把天泉穴与曲泽穴之间分成三份,心包经的阻滞点就位于靠近曲泽的三分之一处。有的人偏上一点,有的偏下一点,具体以痛点为准。如果在这个阻滞点的位置按上去很痛,说明心包经在这里堵住了,如完全阻滞不通时严重时会引起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瘁死,可见这是一条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经络,利用它可及时、尽早地发现并预防心血管疾病。
疏通心包经可化解心郁
疏通心包经先要掐住腋窝下的极泉穴,极泉穴为心经上的穴位,是解郁的大穴。如果人经常郁闷,就可能在腋窝下长出一个包,这是心气被郁滞的象,艾灸极泉穴就能逐渐化解了包。
疏通心包经可补养心脏,宁心安神
心包经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劳宫穴,这个穴位很好找,把手自然握拳,你的中指所停留的那个地方就是劳宫穴,劳宫穴是人体气机最敏感的穴位,通过劳宫穴,补养心脏的速度非常快,如果在一些场合觉得紧张,手心出汗,心跳加快,呼吸困难,这时您不妨按住左手的劳宫穴,它可以帮助您找回从容和自信。
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具有宁心安神,理气止痛和胃降逆的作用,如果你心律失常,可以在工作之余,每天花两分钟左右的时间按揉,力量不要太大,有酸胀感即可,经常按揉内关穴,可以增加心脏的无氧代谢,增强其功能。
疏通心包经可以补脾气、提高免疫力
从中医五行理论,心属火,脾主土,火能生土,心脏的能力提升,必定能够提升脾脏的能力。由于心包经的通畅,能使心脏发挥正常功能,间接提升了脾脏的能力。
脾脏是人体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器官,因此艾灸心包经可以提升人体的免疫能力。多数疾病,艾灸这条经络都能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